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声

(2010-12-14 10:35:09)
标签:

名声

杂谈

    “名声”这玩意儿其实廉价得很,持有者若是生得难看只需打死都不承认,进而得寸进尺地坦然以“另类美”自视,那便天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偏要是生得花容月貌、倾国倾城也不打紧,露与不露、性与不幸之间,拿捏住方寸就成。追捧者则更是无需耗费什么人力财力,闲来无事捧捧臭脚、骂爹骂娘也就是了,自有人会为这样的热闹大把地挥舞手中的钞票。

 

    只是“名声”这玩意儿实在是有瘾头,中毒者大多不自知,且都以先锋的姿态逐渐滑落深渊。我这里没有看别人笑话的意思,因为我亦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此番有所顿悟,怕是回光返照的症状吧。现实里我没有那么勇敢,也没有那么高尚,活脱一“别里科夫”,潜伏在网络上,却摇身一变就成了道德楷模,张三的事凭我指手画脚,李四的人由我品头论足,如此分裂的人格着实让我羞愧,因为我做过的最道德的事情,无非有两件,一是做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二是做一个戴套子的人。但话说回来,风光无限的大明星们都得靠炒作吃饭,自是没有谴责草根追求成名,好多沐浴些阳光的道理。

 

    可喜的是,像我这样的阿Q大有人在,这对我多少是个安慰。先将自己美其名曰是“自由评论员”,也得亏了“自由”二字,其水平替人写状子或将将够用,真要当判官就免不了贻笑大方了。每天先是搜集各类小道消息,浏览各种法制新闻,然后憋着劲儿的将人人都明白的道理有感情的说得义愤填膺、发人深省、语重心长、振聋发聩......最后便是看着“噌噌”上涨的点击率沾沾自喜、自鸣得意。而记者与编辑们也乐得一则报道自断其三,于是新闻术语中又添新词——大喘气。反正在一个“先定性,再定义”的社会里,真相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表态,有了表态就有了立场,有了立场就有了队伍,有了队伍就有了“名声”。

 

    我多么怀念这样的幸福时光啊,我多么想念那些为“名声”而战争的战友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