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运动员与体育类考生有什么区别?
(2008-11-01 16:17:38)
标签:
体育类考生体育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高考杂谈 |
分类: 基础知识 |
普通高校的报考科类一般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个类别,体育类考生即报考科类为体育类的考生。高水平运动员是普通高校为了活跃校园生活,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并满足大学生运动会的组队需要招收的具有体育方面特长的考生。
高水平运动员与体育类考生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区别:
(1)报考科类不同
高水平运动员的报考科类为普通类,录取到高校后就读于文管理工法农医等普通专业,在学习自身专业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校的体育训练。体育类考生的报考科类为体育类,录取到高校后就读于体育教育、警察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类专业。
(2)报考条件不同
报考高水平运动员,对考生的年龄、取得运动员等级证书的级别以及体育比赛的等级和获奖名次都有要求。
体育类的报考条件为: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具有一定体育专长者均可报名。
(3)专业考试内容和形式不同
在考试内容方面,高水平运动员着重考察体育专项能力;体育专业统考则兼顾考生的身体基本素质(含100米跑、8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和身体柔韧性测试)和体育专项素质的考察。
高水平运动员的测试形式为:经省(市)内高校确认的田径、游泳项目考生,由全省(市)高校联合测试,其它项目由高校单独测试或联合测试。体育类考生须参加体育专业省统考.
(4)录取政策不同
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取政策为:对体育专项测试合格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省(市)本科第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或本科第二批分数线60%且学业水平测试D级不超过三门(江苏省高考录取时规定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省(市)教育考试院将按考生的志愿投档,由招生高校决定是否录取;测试达到“优秀”(相当于一级及以上运动员)标准的考生,省(市)教育考试院将按考生的志愿投档,由招生高校决定是否录取。
体育类考生的录取政策为:省(市)教育考试院对文化和专业均达到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要求投档,由招生院校按其招生章程中预先确定的录取规则择优录取。
举例区分:体育特长生同普通考生一样,学习文化课,只不过在某些体育项目上有专长;体育类考生是专业“练体的”,在大学中所学专业都是和体育相关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