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留青冢诉琵琶

(2023-11-27 17:13:59)
标签:

旅游

图片

文化

分类: 纪实摄影
独留青冢诉琵琶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汉元帝时,王昭君十六岁入宫,五年后以公主之名远嫁给了匈奴的单于,共嫁给三任丈夫。她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来换取汉匈之间长达几十年的和平,死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现今的昭君墓,已扩大更名为昭君博物院。

独留青冢诉琵琶
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16岁的王昭君因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毛遂将王昭君画得不是十分美丽,因此没有被选入元帝的后宫中。
五年后,昭君出塞和亲,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为了王昭君的雅称。

独留青冢诉琵琶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时候,呼韩邪单于已经四五十岁了,虽年纪上有所差别,但他对妻子王昭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两人特别恩爱。王昭君从汉朝带来了植物种子和缝纫技术,还教给匈奴人怎么使用,她经常劝呼韩邪单于多发展畜牧业和农业,不要总是打仗。在这里,她成为匈奴单于最宠爱的妃妾;因她的美貌和她的来自大汉的强大背景,在匈奴汗国享有极为尊贵的地位。
可是好景不长,嫁到匈奴的第四年,单于就因病去世了。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便没有了任何牵挂,于是,她向汉朝皇帝提出,远嫁的“公主”要归朝。
但汉帝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昭君的请求。并且在信中要求她,要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按照“夫死嫁子”的习俗,继续在匈奴生活。无奈之下,昭君只得接受这一命运的安排。
昭君根据匈奴的习惯嫁给新的匈奴部落主人、也是她的继子。

独留青冢诉琵琶
昭君嫁给了新的单于后,几年内就为他生了两个孩子。好在新单于对她不错,他们也算是一起和谐地度过了十几年。只可惜,新单于后因病逝世。此时的她已经三十多岁,却还要嫁给新单于的弟弟。不过这一次,她在成亲不久后,就香消玉殒了。而她的儿子伊屠智牙师后来还是没有躲过哥哥的屠刀,在即将接任储君之位时被杀。

独留青冢诉琵琶
昭君出塞的故事,更多地是一种高尚无比的精神。她以一己之力,换来汉朝与匈奴的安稳,开创了汉匈间60年无战事的和平局面,并传播汉文明文化,是华夏民族中可歌可泣传奇女子。元代诗人赵介认为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他在王昭君的墓碑上这么题着: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独留青冢诉琵琶
然而,就她一生而言,无不笼罩在命运的掌控之下,虽然在其中的关键时点,又无不体现了她的勇气和决绝。
只是,作为时代夹缝里的小女子,留给她的腾挪空间终究有限,也改变不了被牺牲的命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命断异乡,独留一方青冢在大漠深处,遥望着故国的南方。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几多思念,几多怨恨,虽悠悠千载,似仍在诉说无尽的哀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舞之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