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红墙后面的那些故事

标签:
军事 |
分类: 纪实摄影 |
http://s11/mw690/001q6oHVzy6QJQa9HPs3a&690
从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并建造皇宫,到1644年福临离开沈阳迁都北京,短暂的20年间,这座皇宫先后更替了清朝三代皇帝,大清王朝也从这里走进了北京,统一了全中国。
谁能说得清,当时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轰轰烈烈,又发生过多少诡秘悬疑的争争斗斗?封闭的红色宫墙后面,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记录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http://s12/mw690/001q6oHVzy6QJQp8Mf97b&690
大政殿,努尔哈赤的金銮殿。
沈阳故宫初始建成的规模并不大,只有大政殿和十王亭。
也就是说,当时的皇宫,仅是老汗王和十王爷办理公务、举行庆典的场所,而没有他们居住和享乐的地方,没有皇帝搂着娘娘、王爷搂着妃子睡觉的地方。
努尔哈赤那时下榻的地点在当时沈阳城的北门——安定门的附近。
想来,那年头当皇上的,也跟现在的上班族差不多,天天起早从家里赶往皇宫上班,在皇宫下了班就回家。
http://s12/mw690/001q6oHVzy6QJQASrzB5b&690
古诗云:“一将功成万骨枯。”
通往金銮殿的石阶,更是由无数的白骨与鲜血铺成。
努尔哈赤,从明万历11年(1583年)他25岁起兴师反明。万历44年(1616年)建立了后金国,建元天命,建都赫图阿拉城。天命六年(1621年),迁都辽阳。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迁都沈阳。42年过去,才统一稳固了关外根据地,继而张扬起问鼎中原、横扫大明的渴望。
努尔哈赤在起家过程中,实行了野蛮凶残的扩张政策。八旗军铁蹄所向,但凡遇有剧烈反抗特别是汉人反抗的,一概予以血腥的屠城。女真人在由北而南向辽宁地带推进时,开原一役,遭遇了汉人军民的强力抗击,后来城破竟然把全城人口杀了一个鸡犬不留。在铁岭、辽阳、沈阳等重镇的攻坚之后,对于以汉人为主的原住民也进行了大肆杀戮。
不仅对外,就是对内,包括对于自己的至亲,努尔哈赤对于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权位的人从来没有心慈手软过。在位期间,他逼死了三弟舒尔哈齐,处死了长子褚英。
历史在记忆这类帝业开创者的时候,往往只记得他们英姿雄发披荆斩棘前进的样子,却很少记得在他们走过的路上铺满了被风干了的白骨与鲜血。
http://s15/mw690/001q6oHVzy6QJQID5HUfe&690
崇政殿,努尔哈赤驾崩之后,继位的皇太极另建的新宫殿。
十王爷的办公场所不再摆放在宫殿前。
皇太极在这里做了一件对于女真族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那就是,更改自己的族名,改女真为满洲;更改自己的国号,改大金汗国为大清帝国。从此以后三百年间的中国人,便都成了大清帝国的子民。
http://s2/mw690/001q6oHVzy6QJQW2MJb01&690
凤凰楼,位于崇政殿的后身,属于后宫的建筑。
也是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建造的。
历来当皇上的,一代比一代会享受。
皇太极虽然只是皇二代,但已不肯象第一代领导核心那样见天当上班族了。他把皇宫续建成了象北京皇宫一样有宫有殿、前殿后宫一体化的建筑。从此,每天不必走出红墙之外,就可以又上班又搂后妃们睡觉。
但建筑形态又与北京有不同,北京是殿高宫低,这里是宫高殿低。皇帝办公的金銮殿建于平地,而皇帝和后妃们居住的后宫建于高台上。据说,这也源于满族人的生活习惯。满族先人是以游猎为主的山地民族,长年生活山林之中,养成了择高而居的习惯。
当上了皇上,也得依照祖制而行。只是到了他儿子福临那辈,进了北京以后,却是入乡随俗,不再睡觉在制高点上了。
http://s14/mw690/001q6oHVzy6QJReFFfv9d&690
清宁宫,后宫正宫,皇太极的“大福晋”(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居住的地方。
哲哲给皇太极生下过三个女儿,但没生过儿子。清顺治六年病逝后,与皇太极合葬于沈阳昭陵(北陵)。
http://s16/mw690/001q6oHVzy6QJRn6l8H4f&690
清宁宫内——其实不过是空间略大的口袋房内,万字型火炕,以及火炕上的坐垫、木制炕桌、取暖的火炭盆等。
似乎与当年满族大户人家的生活习惯没有多大不同,只有那些皇家专用的龙凤图案装饰能够显示下皇权的威风。
历史往往这样:每一个大的王朝兴起之时,都有过令人感动的清廉明净。
http://s11/mw690/001q6oHVzy6QJRAqGFkba&690
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居住的寝宫。
当时的后妃五宫中,庄妃排于末位。她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只是个12岁的智力和身体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小丫头。皇太极对她并不特别宠爱。但她天性敏慧,又跟着汉臣范文程识得汉字略知诗书,潜移默化中便发现到许多女子不太注意也很难领略的政治游戏的乐趣,慢慢地由单纯的蒙族姑娘,变成了老辣的政治高手。以至于把政治权术玩弄得炉火纯青,令后来数百年间的男政治家们叹服不已。
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她就曾有过“诱降洪承畴”的故事传说。皇太极死后,她接续辅佐了儿子顺治、孙子康熙,成为清初宫廷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女人。
http://s7/mw690/001q6oHVzy6QJRLWRIG66&690
关睢宫,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宸妃海兰珠居住的地方。
宸妃的画像。我没拍到,这从网上搜罗到的。
宸妃,庄妃的亲姐姐,与庄妃同为皇后的亲侄女。一姓姑侄三女同事一夫,在皇太极册立的五宫中占了3/5。另外两宫,均为皇太极收服的蒙古北元政权大汗林丹汗的遗孀。
满清皇室,在婚姻问题上,同蒙古族的元朝等一样,历来是乱伦杂交的。
宸妃嫁给皇太极时已经26岁。她是个美丽娴静且有些弱不经风的女子,她与妹妹庄妃的一大区别是绝口不谈政治。她那晴朗如阳光柔媚如静水的情态,牵惹起皇太极的万千柔情,每每在崇政殿处理完公事就回到后宫。崇德二年,她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举行盛大庆典活动,大赦天下,给之以皇位继承人的规格待遇。可惜婴儿不到一岁就夭亡了。宸妃从此郁郁寡欢,忧闷成病。皇太极百般劝慰,厚赐财物仪仗,终难奏效。宸妃撒手而去,年仅33岁。皇太极闻讯紧急从前线赶回,守在灵前,寸步不肯离去,六天六夜几乎粒米未沾。宸妃遗体送去火葬时,他终因体力不支昏倒在地。此后,皇太极朝夕悲痛,身体每况愈下,再也没有重返戎马生涯。宸妃死后二年,他也病入膏肓,死在了清宁宫。
http://s2/mw690/001q6oHVzy6QJRXpuE1b1&690
走出故宫,已近黄昏。
宫墙、宫殿的剪影,正慢慢地融入暮色。
努尔哈赤、皇太极、庄妃、宸妃等皇帝皇妃的背影,也渐次远去。
当年从这里走向全国的大清王朝,走出了震撼,走出了辉煌,也走进了没落,走进了崩溃。
历史天空的风云,总是变幻莫测。
宫墙深处的故事,永远扑朔迷离。
http://s4/mw690/001q6oHVzy6QJS4eAkrd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