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文亨穿月
文亨穿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5
  • 关注人气: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素心自芳洁———高谷萍及其花鸟画

(2012-07-21 06:49:10)
标签:

转载

  http://s10/bmiddle/45ba48ab889d44cdab109

    江南女子的才情,似乎以常州为最。以绘画而言,现当代有陆小曼、吴青霞、房师田、沈云霞、伍佩贤、高谷萍、江燕南等一批蕙心兰质的女画家。女子绘画,尽管很少有大气磅礴、激越奔放的豪情作品,但用她们发乎天性的细腻情感倾注于笔端,往往也有一种清雅婉约的艺术情趣。

http://s1/bmiddle/45ba48abc215b73912fe0

 

   中国文物学会会员高谷萍认为,绘画不仅是笔墨技巧、构图章法的体现,更主要是自己思想情感的流露,没有自己主观情感寄托其间的作品,笔墨再熟练,构图再完美,也只能是技术作品,是算不上艺术作品的。她在创作《兰韵》(获中国首届兰文化博览会银奖)时,没有先考虑其笔情墨趣,而是吟咏历代描写兰花的诗词文章数日,让被注入“不以无人而不芳”那种人文情操的兰花精神萦怀于胸,再进行创作。为了表现“霜雪不凋春不艳”的兰花特征,她故意画了几片折断的兰叶,折断处枯黄憔悴,以衬托傲然挺拔的花朵与潇洒飘逸的叶子,不仅体现出了兰花历尽磨难而自吐芬芳的君子之德,也使整个画面的色彩更为丰富绚丽,用艺术语言反映了她的思想情感与道德追求。

http://s4/bmiddle/45ba48ab1d79e37a2a433

 

    中国书画是线条的艺术,解缙认为:“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强调了师承的重要。高谷萍先后师从戴元俊、沈云霞、蒋风白、唐原道等先生,博采众长,勤摹苦临,结合自身女性的特点和对绘画艺术的认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工笔画的线条,要灵动变化而见笔意,没有对中国书画线条和审美观念的理解,很容易形成铁线厚粉的呆滞,形态虽存而气韵全失。“骨法,用笔是也;气韵,生动是也”,所谓的骨法用笔,是讲运笔时指骨要随心而动,以气御笔,使线条圆润平和,潇洒流畅,笔意连贯,富有内涵。无骨法用笔的线条,就不可能有气韵生动的作品。http://s15/bmiddle/45ba48abf19ff51fb612e

 

   不同的艺术之间,是有相通之处的。高谷萍作画之余爱弹古琴,她认为古琴与绘画都要“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抚琴者如不是身端意娴,气闲神定,是弹不出冲虚淡逸、中正平和之音的;绘画者如不是平心静气,凝神于风雅之间,也就画不出动而不浮、柔而不媚的线条来。“古琴之趣,半在吟猱。”古琴弹奏中的“吟猱”指法,要含而不露,活而不板,轻重徐疾,皆自成韵。它与作书画时运笔法的原理是一样的,虽有一转一猱之分,但异曲同工,都是作圆周往复式的运动,以求和谐之趣,造成虚实相间,韵中有韵,含蓄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大声不振华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是讲弹琴要掌握分寸,激越奔放时,不可太过而失控;低微沉静时,不可太过而消沉。绘画也一样,线条不可太暴或太飘,色彩不可太艳或太轻,当取其温润而淡远,明净而雅洁。高谷萍的工笔画,走笔轻灵而又沉着,着色淡雅而含墨趣,浓淡相宜,收纵得体,秀逸清新,很有韵味。http://s2/bmiddle/45ba48abd9b7824ea1c31

 

      北宋徐熙、徐崇嗣创没骨花卉画法后,经恽南田的发扬革新,形成了“常州画派”。高谷萍对南田所说“前人用色,有极沉厚者,有极澹逸者。其创制损益,出奇无力,不执定法,大抵浓丽太过,则风神不爽,气韵索矣。惟能淡逸而不入于轻浮,沉厚而不流为郁滞,傅染愈新,光辉愈古,乃为极致。”(《瓯香馆集·画跋》卷十二)之语,极有心得体会。她认为在当今时代,无论偏重徐熙有山林野逸之趣的水墨淡彩,还是偏重黄筌有宫廷富贵之饰的浓粉重彩,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有二者兼之,才能更好地反映出没骨画法的时代特征。没骨画法并非无骨法用笔,花廓叶筋为见笔骨法,着色施粉为藏笔骨法,即握管时皆以骨法来用笔。没,掩没也,隐藏也,并非没有。她的《国香春霁图》,笔、墨、色和谐统一,色中之色,色外之色,无色之色,皆表现得淋漓尽致,深谙南田“粉笔带脂,点后复加以染笔足之”的没骨画法之精髓,也可算是“常州画派”的传人了。

 http://s8/bmiddle/45ba48abd0386ccb3c347

      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称善。高谷萍所拜名师甚多,侍坐随行,虚心请教,与诸师皆情深意笃,正如董其昌所说:“求学于乡人,遂尽乡人之情;求学于国人,遂尽国人之情。”唐原道先生仙逝后,她彻夜长哭,以泪研墨,书以“云暗月无光,夜久烛不灭。忆师教诲时,眼枯泪成血。”一诗,特用仄声韵表其深情哀思之切。还用唐原道先生的笔意,精心绘制工笔花鸟画一帧,题以“心尚雪中立,画请先生批”之句,用“立雪程门”之典,喻崇师之情,并泣焚于唐原道先生墓前,观者莫不动容。每年清明时节,她都要为蒋风白、唐原道等先生祭扫,反映了她的尊师之道与人品。

 http://s3/bmiddle/45ba48abfdce192645672

      作为常州的女性,高谷萍对常州的女性前辈心羡神追。案边常伴之书,为常州女诗人庄盘珠的《莲佩诗抄》和《秋水轩词》。她曾以写意笔法画梅一幅,杂草丛生,铁杆横斜,刚柔相济,疏密有致,题以庄盘珠“梅还如我瘦,草竟比人长。”之名句,整个画面清气逼人,冷隽高远。谈起钱素蕖的才情与天不假年,常动情得潸然泪下。她常说,积淀常州文化的底蕴和传承常州的文脉,常州应涌现更多的象庄盘珠、钱素蕖、吴青霞一样的才女,来作为这个城市的记忆。

 http://s4/bmiddle/45ba48ab9231eb06ec433

      高谷萍的花鸟画,取材广泛,用笔严谨,用墨淡雅,色调明净,画风婀娜处见韧健,秀美处见清丽,且多有思想情感寄托,隐约已见名家风范矣。

0

前一篇:临帖一帧
后一篇:无云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