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韩国知名建筑师承孝相,受由《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万科集团联合主办的“UED×V_Talk”邀请,于6月6日在深圳万科中心青云报告厅举行题为“地文”的学术讲座,与近500名听众一同分享了贯彻其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的“贫者美学”。
http://s7/mw690/001q5W9Ggy6JKeYYSACd6
此次“UED×V_Talk”讲座,由
承孝相是韩国当代知名的建筑师,同时也是“4.3小组”核心成员对韩国建筑学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被称为“韩国建筑第一人”。1974年获得首尔国立大学硕士学位,后又在北伦敦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89年成立履露斋建筑事务所。他认为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正如人们的掌纹,往昔的记忆在所有土地上都保有印迹。因此只有将建筑的文化环境、历史条件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土地的价值,延续建筑的承载力量。
http://s1/mw690/001q5W9Ggy6JKf4EkFO90
此“UED
承先生用自己朴素自然的长城脚下的公社、守白堂、韩国总统卢武铉之墓、首尔市龙山区城市公园规划等作品为例,与现场听众详细的分享了他“地文”的设计理念。
http://s13/mw690/001q5W9Ggy6JKf64JPK9c
在讲座中,承孝相先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讲述东、西方对城市建设的不同概念。他频频提到一句话:“城市是一直在变化的生物体。”他认为没有一个建筑是永恒的,重要的是人们在土地上曾经存在过的记忆,这才是永久的,也是最真实的。在城市里最重要的是文化风景,它们有些是大自然遗留的肌理,也有些则是人们生活的伦理。而西方城市发展中更多存在的是宗教、美学、社会等级等因素。这样的解读正是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拥用西方建筑思维,的东方建筑师的价值观。
http://s10/mw690/001q5W9Ggy6JKfcPWTTb9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意犹未尽,与承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基于对讲座主题的理解,很多听众对承先生的“使用比拥有更重要,清空比填充更重要”的思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提出很多相关领域的问题,对此他回答道:“建筑师并不只是服务于甲方,而是整个社会,一个建筑不可能独立存在,因为它具有伦理性与公共性。建筑的落成势必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改变人们的生活。一个城市的改造,并不意味着要推倒旧房子,建立新建筑,而更重要的是保持原有社会形态,公共空间才是生活的记忆。因此,贫者美学所崇尚的’空’概念,是我们需要用来做设计的主要原则。在谈到关于中国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时,承先生还以首尔的城市更新模式为例,类比中国城市发展,认为东方的城市都需要在进一步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理性的态度与对文化的固守。
承孝相先生在讲座之余,走访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 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并与首席建筑师及创始人肖诚分享了深圳华汇的实践及研究项目,承先生对此赞赏有加。之后,承先生与肖总及公司的年轻建筑师们就当下正在发生的首尔与深圳并存的城市更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愉快的互动。
http://s4/mw690/001q5W9Ggy6JKfdVshZ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