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博建筑师聚首再论城市智慧  最美世博书《世博制造》正式发布

(2010-11-22 20:55:48)
标签:

世博

论坛

出版物

文化

2010年上海世博会堪称建筑的奥林匹克盛会,建筑是其最出彩的遗产之一。作为展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有实用功能的建筑物,作为展品,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精神面貌,值得永久珍藏。在世博会结束20天之际的11月21日,《城市中国》杂志社、【读品】、中国之窗·上海虹桥国际图书馆和长宁图书馆联合举办“筑梦空间:世博建筑师谈建筑”活动暨《世博制造》新书发布会。

“快乐街”拆迁了,“小米宝宝”脱摆了摇篮,6万只“触须”如蒲公英般飞入寻常百姓家,尽管 “难说再见”,然而随着世博会的落幕,人气国家馆也终要成为记忆和遗产。然而在远离了世博的纷杂、喧嚣,和极度的兴奋之后,我们似乎可以更理性、更全面地来重新审视世博传达给我们的理念。如果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美好是属于便捷、低碳、富有创意的生活态度,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是与过去和未来的联系,是每个人都能参与其间筑造梦想的可能。

世博西班牙馆中方参与建筑师胡琦玮、世博荷兰馆建筑师约翰·考美林、宁波滕头案例馆参与建筑师范久江、英国馆中方合作项目建筑师詹翔、《城市中国》国际版主编、上海世博会园区主创规划师苏运升参会并发言。建筑师们结合设计经验和建筑实例,在回顾的基础上,探讨灵感如何与现实对接,世博建筑如何体现时代风格和城市精神,如何让我们的视野变得更为宽广。后世博的城市将往哪里去,是更现代、更快速还是更加温馨和内敛?

由《城市中国》杂志社编辑部策划编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香港著名书装设计师孙浚良担纲设计的世博建筑书《世博制造》(MADE IN EXPO)同期发布,一场与选自该书内容的世博建筑回顾展也同时亮相。该书精选上海世博会18个最富建筑研究价值、最高人气、最精良的建筑场馆,详实展示每一场馆从概念生成、设计过程、建造过程直到建筑完成全过程等丰富细节,每个场馆制作一本小册子和一套图集,包括高品质的建筑图纸和实景照片,以及建筑师以往作品索引。透过精美的书页,《世博制造》将这些美好的建筑作品及其背后的创作故事,展现给所有喜爱视觉创作的读者。

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赞誉此书为“最美的世博建筑书”,他为《世博制造》撰写了序言《世博制造了什么?》。序中提到,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世博会作为场所的重要性,“在大家眼中,世博会的建筑不再是强调个体突出的“英雄式建筑”,不再作为炫耀国力、威震邻邦的工具;这些匠心独具的建筑,向人们阐述着不同国家对于“城市”过去与未来的创新演绎,它们本身就是一件件展品,是最重要的展品。”

世博会的建筑设计是全球建筑师才华与智慧的凝聚,它不仅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也代表着我们对理想城市的探索和畅想。借助文字与图纸,《世博制造》帮助我们珍藏这些“永不过时”的世博建筑与城市记忆,通过建筑师们的品评和畅想,世博体现出的城市智慧和创造力仍在持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