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女城市》 文/古儒郎+林海华(香港)翻译/朱菲

(2008-04-15 15:04:34)
标签:

美女

城市

分类: 内容选登
《美女城市》<Cities of Girl>
文/古儒郎+林海华(香港)翻译/朱菲
Text/Gutierrez+Portefaix(HongKong) Translation/ZHU Fei
    过去十年,在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中,有一种东亚文化的社会模式被狂波击溃,而另一种却安然度过史无前例的转型而实现了社会、经济的飞跃。故此,日本与中国在同一时刻经历了“移动社会”的横空出世,破碎无序又纷繁复杂,蓄势以全新的都市体验和生活方式挑战传统的城市。要认识这些变化,只需留心观察街道上和新兴聚会场所(咖啡馆、参观和夜店)里的人们。一大群年轻人,越来越注重美容、时尚和配饰,她们将城市当成了巨大的舞台以展示自己方获不久的自由。在日本,自由意味着与传统社会制度的服从特性决裂;而在中国,自由却意味着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获得一张踏入中产阶级王国的门票,而此王国拥有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这两个案例中的主人公都是少女或少妇,她们塑造了金钱的动态循环,从办公室涌往购物广场和娱乐中心。反过来,以媒体为导向、物欲主义的环境又放大了这群城市生物的姿态与脱离现实的行为。无怪乎《欲望都市》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剧。她们将纽约土生土长的故事移植到了东京、大阪、上海或深圳的现实生活中。于是,一个来自遥远他乡的崭新“自我”为这群姑娘们诞生了,而整个城市又为她们的性征所驱动。
    日本与中国的城市都充满了极致活力,灯火通明的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高速公路在空中交错纵横,交通拥堵而繁忙,狂乱的街道上满是噪音与废气。显然,今天的城市已经不再是道路网络规限之内的基础设施加建筑物了。上世纪70年代建筑电讯派(Archigram)的著名言论“若牛津街下雨了,谁更重要?雨还是建筑?”,在这里又能找到另一种倾向:“深圳街头什么更重要?美女还是建筑?”当这些移动的身体和城市空间交汇时,各个范畴中价值与权力的生产都值得探讨。我们的城市想象(包括景观、社交方式和创造性)正在提出新的问题:城市如何影响了身体,而身体又怎样作用于城市。更具体地说,我们将通过身体的文化重访城市体验——经过时尚雕饰的身体,在城市内外游荡徘徊。
    与当下语境产生回应的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新的组织形式日渐成形。从手机到新配方美白乳霜,年轻女性是当下一切潮流和尖端产品创新的支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的世故与成熟映射出城市结构的乏善可陈。她们闪亮的指甲展现了新的景观,而她们的拇指,不停地按动并激活着手机按键。由这样一堆手机信号生成的等离子场或磁场,为她们的环境创造了真正的气候。“就像生活在磷光灯长期照射的环境中一样,所有东西都是单调且难以辨识的,这个人——美女——虽在此怡然自得却缺乏应对黑暗的知识。”
    在这样一个变数不断的不稳定时代,她们备受保护的身体与时代保持了一致步伐。她们不止是常年挂靠在人才市场,而且追求的是临时性、高回报的工作,而不是进入大公司以求安稳。她们不愿意签署长期合同的心情,就像她们逃离婚姻与生育的渴望一样强烈。独立是她们最高的目标,那梦想又该何去何从?是不是梦想太大,无法塞进下一季PRADA的包包?事实证明,消费主义与对下一代产品的信念正如这环境一样,虚幻不实。
    多样化的配件体现了街头的多样性。比如,日本和中国目前都在重新创造咖啡文化。外国咖啡连锁店和面包房的开枝散叶,既售出了咖啡和点心又贩卖了一种氛围。一种供人观赏的愉悦,在甜腻而闲逸的环境里,与同一族类的三五朋友聚会。互相联系却缺失根基,年轻一代纷纷走近雷同的躯壳,而这又为室内设计师们提供了获利颇丰的市场。来自美国电视剧的细节和传统的中国元素混搭在典雅的装潢里,通常包括木头和水(SPA)。从战略层面看,该主题不失为一个良机,全球经济与地方市场正面交锋,开出一剂最成功的处方:“全球风格/地方贸易”。
    最近,女孩们又迈出了一步,继而远离现实,踏入“角色扮演”(即Cosplay,“Cosplay”是“costume”(戏装)和“play”(表演)的缩写。)的奇幻世界。她们乐于在公共场合里聚集,打扮成自己最喜欢的动漫人物,为城市景观添上了新的一页。就像曹斐的影像作品《Cosplayers 》展示的那样,年轻一代渴望拥有不同于她们父母辈平淡的日常生活方式,她们的故事在新城市的面貌中充分展现。像她们一样,这个城市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像她们一样,这个城市也在努力保持与时代同步,但有时甚至超越了时代。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超级英雄而不是更多的纪念。于是这场数百万年轻个体的运动成为了城市的特点,各种风格、符号和鲜活故事的大杂烩,一场意想不到的碰撞汇集,为它带来了非凡的流动性。仅靠那些在美术馆推销大项目和新都市主义的巨大塑料模型,根本无法表达这一切。城市真正的表皮因另一股力量而颤动:美女们完胜规划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