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谓大师

(2010-05-02 00:52:53)
标签:

郑明勋

chung

myung-whun

陈其钢

梅西安

messiaen

法国

德彪西

文化

分类: Steven随感

http://s9/middle/4d967161g858b36623a98&690
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

陈其钢和郑明勋Chung Myung-whun的交谈,开始让人有些不明主题,好在最后归结到了对于音乐大师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的致敬和怀念,算是给了听者一个交代。

 

这是大剧院做的“对话大师”的系列讲座,出发点公益,且机会难得。

 

向来,我对于“大师”二字,态度保守谨慎,多是因为近年媒体不甚严谨,凭的眼前就蹦出了好多“大师”。殊不知,大师是敬语,也可作那求风求雨的装神弄鬼的角色。抑或大剧院只能请大师,是这么个理解?陈其钢和郑明勋是不是大师,由不得我来评述,反正我觉得刻意,不够自然。

 

谈话是轻松风趣的,陈其钢抛给郑明勋的几个问题,也正是我想问的。

1)  古典音乐是西方人的体系,有诸多的清规戒律,受过正统音乐教育的人很难在结构上进行打破和创新,就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2)  古典音乐一直在重复经典曲目,而大部分这类曲目的作曲家在世时都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认可和待遇,是不是惨了点?而演奏家多成名于当下,他们反复演奏名家作品,从中受益,如朗朗、马友友,却很少演出新作,您对这个问题持怎样的观点?

 

作访谈的经验告诉我,每个人在交谈时,潜意识都会从自我和自我利益出发。陈其钢当然不是例外,他的关心带着作曲家生存状态的普遍性。郑明勋的回答也算实在,他谦虚地表示在这方面确实作曲家更负有历史担当,指挥家只是“快递员”,将花送到,将匹萨送到,保证新鲜和热度是本份。

 

得知陈老师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还在纠结于此,我多少感到心里平衡了些。内心丰富有张力的人,通常生活简单,意志强大,却也经常思考、质疑和自我否定。最近,我经常干这事儿。

 

但我笃信,每次内心的焦灼都意味着新生,对于一般人来说,人生将面临转折,对于艺术家来说,好的作品也即将诞生。

 

最后,两个人很自然地谈起梅西安,一位是其同事,另一位是其弟子。作为同事的郑明勋在回忆梅西安的时候,不吝溢美之词,说梅西安是他这一生中见到过的最接近圣人(Saint)的人;而作为学生的陈其钢,回忆起老师当年接受收自己为关门弟子,还常对自己进行资助的往事,不禁动容。

                                                                    

所谓大师,应该有非同一般的境界,专业的境界,做人的境界。而后者更为人们称道和怀念。梅西安,就是这样的大师。

 

http://s14/middle/4d967161g858b37d032dd&690

郑明勋Chung Myung-whun

http://s12/middle/4d967161g858b388cef1b&690

陈其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