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谭维维唱歌比赛演艺圈人气博客更新文化 |
分类: Steven随感 |
谭维维:为争人气,我们就像一群傻子
看到这个标题的我,心中有种莫名的心酸。曾经对演艺圈十分向往和憧憬的我,在这些年接触了一些圈内人后,头脑中已不复当年的冲动了。我爱唱歌,唱歌也本可以很纯粹,但是这个圈子并不让你纯粹:唱歌要赚钱,要迎合大众,就不能作自己的音乐,这是规律;当然,这个圈子有坚持自我最后被承认的,但试问能有多少?不被唱片业的大环境压死就不错了。要风格?先解决温饱再说。
记得读书的时候,参加了很多比赛。那会儿人真的太单纯,但凡在参加比赛之前,有机会参与组织一次歌唱比赛的话,我就不会去浪费那些时间和金钱了。那些都是什么呀?前两天整理个人文档,翻到以前自己去过的一些比赛的海报(难得我还留着):什么“亚洲**歌手大赛”之类的,好多,不过,还真的没见什么人在那上面出名,更别说有自己的唱片了,有些许诺说决赛有电视直播的,也最终不了了之。主办方都不是个东西!那会儿身上没什么钱,穷学生省了自己几天的饭钱才参加了比赛的。主办方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在想怎么就没有人去闹,闹大点儿,让他们少骗点儿小孩儿。当年,我的意识水平还真是不得恭维啊。可能受骗的人都在一定的年龄段吧,处在那个年纪的时候,大家脑子都缺根弦儿,过了那个年纪,我们意识到了,也再没有什么心力去追究了。。。
所以,谭维维在25岁参加超女是对的,心智成熟。不过呢,即便是比赛有了名次,你也要记住,中国是不缺好嗓子的,而愿意正经包装歌手的公司是不多的,比赛成绩好的在他们那儿未必有签约的价值;就算你侥幸签了约也是可以被雪藏的;若你十分十分幸运地作了唱片,也未必有机会拿出来说事儿(好多歌手,自己的唱片是有了,但可能公司想了想,估计也卖不出多少,再掂量一下宣传成本,算了,做好的东西也就归仓库了);而你要是能超级幸运地有机会宣传唱片,就要开始不停地踩场子为自己吆喝、上通告(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媒体,这个电视台,那个报纸,再加上若干网站,你就拼了小命地奔走相告吧,不成祥林嫂,你就别指望你的唱片能弄出点儿动静);就算是你熬出头能让公司和你续签,也很有可能再也出不了实物唱片,而只能靠各处卖唱谋生(莫文蔚已经开始这么打算了,就她这样的腕儿也开始独立投资实物唱片,甚至以后更多考虑演出为计,咳,唱歌啊)。想想到最后还剩下几个?
现在的歌手真的用功多了:要写博客晒自己,要不停地上节目,要拍戏露脸,要争取主持节目,要参加N多公益活动(美其名曰献爱心,鬼才相信),这种连轴转的工作强度,惨啊,而付出和回报未必成正比,冷不防网上杀出黑马,人家没什么成本地就把你打败了,一点脾气都没有。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了王志东,虽说IT是另个行当,他不也一样在不停地为自己的网站吆喝吗?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再多彩,说的多了也就再没什么可拿来玩味的了。两个月前,我本让助理联系《英汉大词典》的主编陆谷孙教授,他的回复是:我该说的媒体上都有,拒绝了我的专访。虽然有些遗憾,但也认同他老人家的做法,就好像别人问我新书的事儿、沪江的事儿,说多了我这人也不耐烦了,像背书一样絮叨一遍又一遍不是在浪费时间是什么?但话说回来,对于想成名的人来说,有机会让你在媒体上说,是多么大的荣耀啊~~
说实话,我在新浪开博客目的也不纯,想有点人气以后,好给自己的新书做宣传,这年头大家都这么干,我也未能免俗。这不是就是人气这回事儿吗?谁都不容易啊。也有朋友催我多写点儿,而我总觉得写这东西不是营生,没必要正经对待,所以,博客人气也真不怎么样。每每看到一些人在我博客里做广告,就自叹弗如了。天哪,下了班上了网的我们,更忙了,这不都是人气闹的吗?
下次什么时候更新博客,我是不会给自己规定时间的,也希望维维依然是爱啥时候更新就啥时候更新。就用那句“着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慰藉自己吧!
放轻松,谁谁都不容易。。。
*写了好多字,才发觉自己既没有开篇见山,又没有篇尾点题,洋洋洒洒自顾痛快,全然抛弃文法:(就这样吧,不就是篇博客吗?为什么用学生时的八股和正规的出版文章来要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