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尚雯婕天娱演艺圈唱歌歌手违约金明星 |
分类: Steven随感 |
国内的经纪公司消化系统功能不强,要吃下这么多艺人是要撑死的,我一直这么认为。
周围一些演艺圈的朋友在行业内混迹多年,也不见成果。经纪公司只负责接通告,不管艺人个人品牌的树立,什么好活儿烂活儿都让人接,不计长远,结果就是经纪公司只能赚小钱。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担心,有些艺人在公司重点培养后解约跳槽,和原东家反目,造成巨大损失,新闻屡见报端。于是,这个演艺经纪就陷入了怪圈:我不做明星,只走量;你不愿意,就走人。笑话!没有明星,这还是演艺圈吗?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培训学校的类似机制。有些校长告诉我,他们不敢树立名师,因为名气一大,盯上他们的人就多,选择多了,他们就和学校重新谈课酬,怕了。好像和演艺经纪异曲同工呢。
但不管怎样,这两年,国内经纪公司的能力已经多次遭到质疑:张杰出走“快男”;张靓颖签华谊;众好男儿苦等通告。。。
青春年华就在机制的不完善和经纪公司的快钱主义中被消磨着。。。刚刚出道的十几、二十岁的他/她们又能如何应付呢?等到他/她摸清规则的时候,人气是否已经过去?年纪是否已经过去了呢?
想到05年超女3甲以外的很多女孩儿当时拥有的人气不逊于任何中国2线明星的时候,就觉得可惜。。。选秀节目带来的关注度转瞬即逝。于是,那些一夜成名的女孩儿在不久以后又回到了平静的生活。
有些人虽不能表演、唱歌,但能在电视台主持一档节目,已是幸运,虽不至于大红大紫,却是相对稳定的拥有曝光率的工作了,比如:我型我秀的袁成杰,还有我的朋友Rap歌手Tim Wu。
不知道小三是否会和新的经纪人成立自己的公司,专门运作自己的品牌?如果是我,我会这么做,之后把活动运作外包,公司就经营一个艺人。
(想着小三,全写成小四了,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