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Steven视线》专访Sunny:主持节目学英语

(2007-05-25 15:42:29)
 

http://pic.hjbbs.com/doc/200705/IMG_086290.jpg

[本期 Steven视线 登场人物]

" P Sunny 潘晨,现任东方卫视《 9to5 》(朝九晚五学英语)、青海卫视《青年会》主持人,曾任央视《大风车》主持人、上海教育电视台《 Toon Talk 》主持人、《阳光俱乐部》主持人

" S 安家良 Steven An ,沪江英语网主编 Steven 视线》主持人

和Karen Carpenter 学英语

S:你以前大学时候的专业是什么?

P:广播电视新闻。但是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英语。我学英语没有比一般人早学,那个时候我们是五年级开始学的英语。

S:那已经很早了。我记得我是从初中才开始学的。

P:是吗?我是从五年级开始学。我一直非常喜欢英语,因为我很喜欢音乐,很喜欢唱歌,跳舞,我一直感觉英语这个语言是很流畅的语言。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说过一句很有诗意的话,英语的字母不是字母,它是音符。尤其听英语歌和中文歌的感觉,你是不一样的,中文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但是英语是很流畅的,它真的是可以像行云流水的感觉,所以我从小喜欢听英文歌,喜欢讲英语,喜欢听别人说英语,就是这种感觉,所以我觉得因为兴趣的关系,就一直会去注重听和学。

S:你记得你听的第一首英文歌是什么?

P:就是最经典的Karen Carpenter的《Yesterday once more》。很多人都是喜欢,因为我们那个年代是海带引进的外文歌,基本上第一盘就是,通常都是一个欧美巨星合辑,第一首歌就是《Yesterday once more》,第二个是《Right here waiting》,第三个是《The end of the world》。

S:当初引进的歌星都是特别老的:Eric Clapton, Whitney Houston,

P:还有那首Careless Whisper。

S:你自己也喜欢唱。

P:很喜欢唱,其实我在大学里一直参加各种各样的演唱比赛,只要参加唱歌比赛,我基本上唱的全是英文歌,也拿了不少奖杯,唱片公司也会让我送小样,然后有个音乐人还专门和我约到钱柜听我唱歌,跟我去谈合约的东西。

S:这不就是Audition吗?

P:对。但是因为我爸我妈不是很赞成我做歌手,包括pub里面的乐队,当时的一些上海乐队我都认识,他们都有叫我去试过他们的主唱,但是我爸妈是很不同意我,因为他们觉得大学都读了半天,还去做什么歌手,如果去做歌手的话,也许他们会早一步,在高中的时候就培养你去做这个,去受点专业训练,包括谱曲,弹琴。但是大学真的是在学文化,改走这条路,其实我们没有什么相关的这样的背景给你,其实对你来说是很冒险。

S:你是五年级的时候正式开始学英语,当时你还记得用的什么样的教材吗?

P:记得,就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统一的课本。我的童年一直是在宝山,因为我爸爸是宝钢的,我们那个时候是没有预备班的。我们是一到六年级,然后再直接到初一。我记得那个时候市中心的同学全部都改了,读到五年级,直接到预备班,预备班的教材和我们的还都不一样,他们是大的本子,我还是读小的那种。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好土,后来等到后几届就读大的。

S:你觉得当时的那种教学方法,你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落后吗?

P:当然落后。十二生肖里的鸡教给我们的还是cock。其实对话我还是记得很熟。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I'm fine too.(笑)

S:那你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方法?

P:因为我这个人对声音和图象很敏感,所以我一直就是喜欢听歌,看视频的东西。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学到很多英文,而且我觉得特别是听英文歌对自己的英文发音是很有帮助的,因为那个时候你学英语,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老师。其实很多老师的英文发音都是很不标准的。

S:对,他们只能在grammar上面。

P:对,除非你有个外教,这个都是很有限的资源,当时还没有外教这个概念。而且那个时候很多外文片子都是译制片,都是翻译过来的,你唯一一个途径就是听英文歌,其实很多人说Karen Carpenter的歌很老,很土,但是必须要承认这人的发音是相当的清晰。

S:简直是太棒了,就有点像中文歌坛的邓丽君一样。

P:口齿非常的清楚。其实你想要锻炼自己的英文,想听正确的发音,就可以听他的歌,真的是很好。

S:但如果你如果实在想锻炼听力的话,你就让周杰伦去唱英文歌。

P:我觉得是这样,你的英文学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可以多听一些rap的东西,现在黑人的文化在美国,加拿大很流行,尽管有时候他们的语言不够classic。

S:登不了大雅之堂。

P:对。但是你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和别人沟通,有些东西还是可以学一学,听一听,至少了解是什么意思,虽然有些东西的确是很不登大雅之堂。

从《小主人报社》走出来的主持人

(因为我的大学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不是播音,所以这个问题我删除了)

S:当时是哪个学校?

P:上海交大。当然有一个前提条件是上海交大的英语是不招文科生的。即便它招文科生,我也不会选英语。因为我觉得英语是你不读这个专业,一样可以把它学好。除非你是要做一个专业的翻译,你有可能听说读写需要很系统地培训。你只是想听懂别人说什么,和别人交流的话,我觉得英文完全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学好。我觉得没有必要专门挑英语专业来学。再一方面,我小的时候,你知不知道有一个叫《小主人报社》。

S:我知道,我还认识他们现在的主编。

P:因为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进入了《小主人报社》做了小记者,而《小主人报社》和上海人民广播电视合办了一个广播节目。

S:全都是小孩自己做的。

P:对。我又是那个电台广播节目的主持人。我一直有接触这种新闻,报纸,电台,播音,所以一直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我考大学的时候肯定就会选择这个。

S:那个时候多大?

P:小学五年级,我们的报社规定是15岁以后就要"离休"了。

我不用考试给自己动力

S:,你在大学的时候是怎么样学英文的?

P:在大学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的教育方式就是入大学很难,出大学很容易,所以到了大学完全是个很松弛的阶段,你读书也好,考试也好,非常容易就过。没有人逼你去学,只要你过四级,六级过不过都无所谓的,在我们那个时候是这样的。

S:你能不能张嘴就不管了。

P:其实很多人在高中还必须要把语数外学好,但到了大学以后,不喜欢英语的人可能很快就把英语就忘记了,很快就退步。我自己一直有这个概念,英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技艺,而且我很喜欢英语,我是不能把这个东西放掉。前提你要有把这个学好的这颗心,再一方面,你要做一个有心人,不仅把自己本来课本上的东西学好,考试要考好,再一方面,你要多拿一些东西来读。我那个时候,不知道是高中还是大学里,我经常看<走遍美国〉,中级,高级口译,剑桥商务英语,我一直有看很多英语的东西,不要求你非得参加托福考试考到650分,GRE你要考到2400,但是你只要接触了,有这颗心的话,你的英语不会退步,只会进步,也许速度没有真的是100%投入进去的人那么快,但是你也是在一直在前进。

S:你有没有用什么考试来压制自己一定要往下学?比如说我一定要考一个高级口译。

P:从来没有。我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相当宽松,我爸妈从来不管我做什么,觉得我爱做就去做,不爱做就不要做,所以我从来就没有一种压力说给自己的压力一定要考出文凭,其实我觉得只要是喜欢,我就会把它去做好。包括英语也是这样,我觉得我喜欢英语,我在这方面有天赋,我就应该把它弄好。

S:有没有读课外的小说,或是杂志?

P:英语的话我不太看正统的东西,过去我试图培养自己看<China Daily>,<Shanghai star>,但我觉得很干,实在不喜欢这个东西。

S:不够生动。

P:看一会就不要再看。我还是prefer一些movies,MV,或是音乐视听方面的东西。

Sunny 和她的德国小笔友

S:你第一次跟老外接触是什么时候?

P:在小学还是初中,其实那个时候是这样,我接触的第一个而且也是我的第一个笔友,当时有一个德国的老头,跟我爸差不多大,他在路上大概是要买相机还是什么的,我爸爸这个人也是很有意思的,很开朗的一个人,他觉得我喜欢英语,就要得到这方面的训练,就指指我,让我跟这个老外去对话,那个时候我英语水平还很臭,他要买相机,需要有什么聚焦功能的,我和我爸就带他去商场买。后来就知道他有个女儿,跟我是同年,我就觉得很巧,他给我留了个地址,我也给他留了个地址,后来真的通信,直到现在我们还有联系。

S:就是德国的女孩?

P:没有见过面。

S:后来换到网上了吗?

P:对。但她不上雅虎,MSN,但是我们有通邮件。所以这是我接触的第一个纯正的老外。我记得我小时候经常被我爸爸带到人民公园的英语角。但是因为我家离市中心真的很远,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直达交通,但是我跑得很勤快,从小就一直跑,读夜校都是在市中心,在上外附中读夜校,那时候大连路在我们眼里算市中心。

S:我在那边也读过夜校。

P:当时《小主人》报社是在愚园路,每个周末我从宝钢到愚园路,那时侯要换4辆车,3个小时的车程。

S:你真能跑。

P:对啊,所以我从小就是这样一直跑。有时候去英语角,周末还要去报社或者电台。

S:其实应该说你是学英语的实用主义。

P:对,我没有学过同声传译,也没有像上外的学生那样学过听说读写。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勤于跟别人说话,不要怕会说错,甚至说别人说的东西,你不能明白他的东西,不能假装yes,其实你没有听懂人家的意思,你就可以问他:What do you mean? 或是说能不能再重复一遍,或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然后自己在旁边好好把它读一读。

S:不过这个做法还是很西化的。反复求证。

P:我听不懂就会问人家什么意思,有的时候我还会突然看到一个东西或者一件事情,我就会主动问身边的native speaker这个英语怎么表达。

S:也就是一有英语角的时候就能看到你?

P:没有。也就是很随意,想到去就去了,而且那个时候去多了会觉得说得差不多,说到后面就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那个时候英语水平还是很有限的。

做英语节目,保持英语水平

S:那有没有长期的,特别要好的外国朋友?除了那个德国女孩以外。

P:现在就是我的搭档,因为一直做英语节目的关系,我的搭档很多都是母语为英语的人。

S:现在是Charile?

P:Charile是〈Nine to Five〉和〈Toon Talk〉的搭档,还有Patrick是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人,有法国口音,是我《Toon talk》的搭档,还有大牛,以前在央视做过节目,中文说得非常好,他从剑桥过来的,是British accent,他是我《看电影,学英语》的搭档,Mario是我〈Nine to Five〉的搭档,包括以前《看电影,学英语》还有两个老外,像这些人我一直跟他们关系很好。

S:其实Sunny是利用这些节目来保持自己的英文水平。

P:哈哈,双赢。

S:那你学英文之外还有学其他语言吗?

P:广东话,因为我有很多香港的朋友,广东话我会一直有在听,但没有刻意地去学,试图去听懂,试图去讲一些,朋友说我广东话说的很难听,但是说的很自信,哈哈!日语我只会说很少的一部分,我爸爸会说日语,他有的时候会教我一点点,但是他的日语也不见得特别好,他多少会说一点,我多少学一点。法语我学过一个月,但是基本只会讲课文的第一课的某一段落。Est-ce que c'est ta moto? Non, ce n'est pas ma moto.会的很少...其实就是不会。但是我觉得尤其是英文学到这个程度,再去学其他的的确很难,我当时学法语,学到后面,跟很多英语都会混到一起。

S:其实他在讲语法的时候,很多都能猜出来接下来要讲什么。以后还会很serious去学一门语言吗?

P:我觉得应该不会。我觉得有这样的工夫还不如去学点别的。因为英语已经够你用,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时间,如果我要做节目的话,不如去看一点该看的东西。

Sunny 作主持人以外的生活

S:如果现在还有时间去尝试其他的东西的话,你会做什么?就是类似于其他的行业,或者其他的职业。

P:其实我也是比较喜欢公关这一行,如果是到一个企业做他们的公关部的什么工作 ,我也会比较感兴趣,当然我也会对空姐比较感兴趣。但是这个只是以前的想法,现在就很少。

S:如果说你做空姐的话,那边整个航空公司的语言水平有很大提高。

P:哈哈。

S:因为我上次坐东航还是国航的,那段英文我简直就是听不懂。

P:是啊,搞的外国朋友也听不懂。

S:那你现在一般业余时间都在做些什么?如果你有业余时间的话。

P:首先我会睡觉,会睡很多的觉。因为你做节目你要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所以睡眠是很重要的。然后会听很多音乐,尤其现在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做综艺节目一定要。

S:而且国内的必须要听

P:是,还有像上网,写点东西,看点各种各样的新闻,看书也看很多。

S:你是看什么类型的书?

P:我是随便什么类型的书都看。

S:最近在看什么?

P:最近在看王小波的《理想国与哲人王》。我觉得对于主持人来说,需要什么都懂一点,所以小说,散文,随感,包括自传都可以看。因为这个东西你就是随手拈来,有点时间能读进去就读进去,我又不是搞文学,又不是搞创作。

S:其实这个书是为你服务,跟着你的情绪来走。就这些吗?

P:还有,其实几年前我这人也很喜欢出去,泡吧,唱歌,很多,但现在的话觉得精力不够用,我如果放很多精力在这个上面,我会觉得有点透支,因为你要泡吧,整天听着隆隆的音乐,要跟人家大声地说话,唱歌要费很多劲,觉得这个也是很耗体力。

我是乡村女歌手

S:那你那么喜欢唱歌,以后还会考虑有兴致的时候到酒吧里面去唱一唱吗?

P:我觉得应该不会,就算你想,恐怖岁数别人也会要重新考虑一下。

S:其实就是for fun。

P:我也想过会录一些歌,放到网上,和观众分享。但是不太可能再到酒吧里了。

S:我一直觉得在现场唱是很过瘾的事。

P:的确如此,我过去在大学里还经常唱唱歌,走走穴,赚点小外快,舞台上的感觉真的很不错。现在很多人只需要我主持了,没啥登台唱歌的机会了,很不爽,哈哈。

S:你当时英文歌唱得最多的是谁的歌?

P:我在最初的时候唱的是Karen Carpenter的歌,这个是在初中的时候。后来有很多Vanessa Williams的歌,唱《风之彩》,《把最好留在最后》,这都是很老的歌,后来又到了高中,唱了很多Shania Twain的歌。

S:这个是比较时髦的乡村。

P:对。后来就是Faith Hill.现在就真的听很多很多不同类型的歌曲了,因为渠道也多了嘛!

S:大致知道你的类型了。

P:随便唱吧,因为这些人的声线可能和我比较像,你说要我去唱玛瑞.凯莉,或是惠特妮.休斯顿的歌,我的声线可能不适合唱那种样子。像那些人的歌我就没有问题,还是要看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歌。

S:现在唱歌就是一个消遣?

P:对,但是现在工作在青年卫视做了一个综艺节目的话,可能不仅是消遣,真的要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