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艺生活》发表《与母亲一起读祭母文》

(2022-09-20 13:20:31)
标签:

与母亲一起读祭母文

九章

文艺生活

陈惠芳

杂谈

与母亲一起读祭母文

 

陈惠芳

 

1

 

又是年关。

指间流失的光阴,也在背脊流失。

年味浓,年味淡。

 

冲出雾霾,冲出中度污染的长沙城,

穿越宁乡,抵达流沙河。

两个余小时,经历了天地的深浅。

混沌初开。霾散了,雾也散了。

澄明的阳光勾勒了故乡的轮廓。

 

92岁的母亲,拄着一根手杖,

在路边等我。

58岁的满崽,接力了

母亲的一头银丝。

 

2

 

母亲的身影,投放在地上,

像一团毛线。

仿佛,童年时的纺车,

又在三更半夜响起。

 

我扶着母亲进了堂屋。

抬头,父亲在上。

父亲以扁平的面容注视我。

那副老花眼镜,在背后山上,

陪着父亲,翻看宁静的黑暗。

 

满心欢喜的母亲,

泡了一杯巴酽的茶。

院子里的井水,摇一摇,总有。

 

3

 

母亲的银发从帽沿露了出来,

像弹匠弹出的棉花。

 

下雪天,年轻的母亲还在田里忙活,

落在青丝上的雪花,不叫雪花。

母亲纳鞋底时,

喜欢拿针头在头发里蹭一蹭。

我穿着布鞋,早已走了千里。

 

此刻,母亲端详着我,

摸了摸我的双鬓。

田,也留下了这样的印痕。

那些被翻卷的泥土,

黝黑,深厚。

 

4

 

我对母亲说,照一张合影吧。

小木椅,还是父亲坐过的那张。

父亲的余温,散失在4年前的风里。

 

母亲说,太阳大,

照得脑壳发晕。

我看见阳光几乎爬进了堂屋。

我们坐在一个阴阳各半的扇面上,

母亲像一个淑女。

 

母亲看了看合影,

只说了一个字:像!

 

5

 

照了相,母亲到里屋去了,

拿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布包。

包了三层。

 

打开一看,我惊呆了。

原来是父亲生前以儿孙的口吻,

亲笔写的祭母文。

 

熟悉的字体,像一枚一枚图钉,

钉在了我的眼睛里。

久违的家书,蜂拥而来。

 

7页,满纸酸甜苦辣。

身边的母亲,纸上的母亲,

互换,交替,重叠。

 

呕心沥血的母亲啊,

一生都在挑着一捆一捆稻草,

晒干,垒高。

儿孙满堂,多么像一线草垛。

 

6

 

我依偎着母亲,

一字一句读着祭母文,

穿行在父亲的回忆里。

好像生死,只是平常的远近。

 

父亲的叙述,有血,有泪,

有叹,有欣慰。

清贫、压抑的年代,养不活的年代,

我居然被养活了,成了大人。

 

如果母亲挑着一百多斤担子,

打胎成功;

如果我睡在脚盆里三四天,奄奄一息,

停止呼吸;

如果没有老郎中偶尔路过,

用了削尖的马头肥皂,插

如果没有一点点天意,

没有寒冬里挤进来的春天。

我不是我。

我只是大雨中的一粒雨滴,

我只是大地上的一粒微尘。

 

4斤多重的闷生子,微不足道,

居然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

58年后,还能与母亲一起读祭母文。

 

7

 

父亲喜欢睡木板床。

先是铺稻草,后是铺棉絮,都睡得安稳。

现在,父亲睡在背后山上,

睡了四年,一直要睡到亲人们围拢,

一家人再次团圆。

 

在坟前,我点燃了一支烟。

父亲的食指和中指是蜡黄的。

囊中羞涩。从经济、飞马、沅水、岳麓山,

父亲把所有便宜的烟抽了个遍。

最后,自制了一个卷烟的滚筒。

 

每一次,母亲都说:少抽一点。

父亲很听话,回复:这是最后一根。

一转背,我又递给父亲一根,父亲接了。

父子相对而笑。

 

坟头上的烟燃尽了。

一点点白色的灰,堆在那里,

像父亲刮掉的胡须。

 

8

 

大哥也70岁了,

一直跟母亲生活在老家。

十几岁被迫停学,种田、挑煤、修水库,

陪母亲站台挨斗,苦尽甘来。

 

敬一杯酒,敬一敬老黄牛。

大哥喝20度的米酒,

我喝54度的红星二锅头。

母亲望了望首尾相接的儿子,

微微地笑了。

 

哥俩沿着楚江,走了一个来回。

河床的格局,没变。

几十年的水,不知流到了哪里。

不写诗的大哥走在前面,

写诗的小弟走在后面。

打了赤脚,涉水而过,

诗歌的楚江,更像长篇。

 

9

 

又要回长沙了。

母亲蹲在阶基上,

将鸡蛋一个一个,轻轻地放在小纸盒里。

一边放,一边说:这是绿鸡蛋,煮了吃营养。

 

母亲耳背,眼睛尖。

一个稍微破了一点缝的鸡蛋,

被母亲捡出来,放在小纸盒的最上面。

92岁的母亲啊,倒计时的母亲啊,

一遍一遍叮咛:路上小心点。

小心鸡蛋,小心风雨。

 

关上车门,摇下车窗,

母亲喊一声:多回来看看啊。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不可预测的日子,会呈现怎样的情景?

那一叠祭母文,在我的眼前晃动。

我祈愿,还能跟母亲一起

读到最后一页。

 

2021年1月31日

原载《文艺生活》2022年第6期下旬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