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发表《隐蔽战线之歌》(组诗)
(2021-07-28 12:32:38)
标签:
隐蔽战线之歌组诗芙蓉陈惠芳 |
隐蔽战线之歌(组诗)
陈惠芳
红色管家
深入龙潭虎穴,上演
一部一部惊险的谍战片。
有主角,有配角,但没有替身。
武戏,文戏。
一个一个原型,从迷雾中出现,
诧异了世界,又消逝在历史的深处。
杨延修,一个为党掌管“钱袋子”的人。
从上海到昆明,从重庆到南京,
铺就了一条金银路,
却是一颗铁打的心。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广大华行,胸襟就是如此广大。
与狼共舞,玩出了花样。
与虎谋皮,扛住了严寒。
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也有了降龙十八掌。
身缠万贯,却清廉如水。
深陷险境,却延年益寿。
一个跨世纪的百年老人,
活得通透。零存整取,
用黑暗兑换了光明。
“特科”商人
从上海到香港,
从小米店到巨无霸,
隐蔽战线中的商道,延绵90年,
奇迹,神迹。
90年前的那个点,很小,
却积蓄着神力。
90年前的那个人,很小,
却是一个神人。
秦邦礼!一个小店主,
像一个滚雪球的人。
上海滩的雪,在斗士的眼里,
是白色恐怖的白,也是白色月光的白。
危情中的机警与乐观,
铺开了大摊和大局。
暗战。商战。
秘密交通站。秘密交通线。
东奔西走,南来北往。
澎湃中国,为血脉注入新的血液,
激荡中国,为火焰保存新的火种。
总有一个人站出来,
总有一群人站出来。
总有一条道,被不断覆盖的脚印,
踩出来。
潭里的“龙”
在隐蔽战线中,修炼,
陈龙真的成了一条“龙”,
一条翻江倒海的“龙”。
自称“秋天的深潭”的陈潭秋,
比喻陈龙是“潭里的龙”。
肃反。锄奸。破特。
“潭里的龙”总是那样生猛。
布点延安,一擒杜麟喜,二擒郑行潮,
将敌方情报网连根拔掉。
随行山城,重庆谈判,
秘书成为护卫。
侦察哈尔滨,捕获姜鹏飞,
国民党中将原形毕露。
龙争虎斗。
黑白混淆的战场,不曾停息。
英年早逝的陈龙,听不见《保密局的枪声》,
更不会站在《悬崖之上》。
而他与千千万万的原型,早已入戏出戏,
洞穿了生死。
日月潭做证
声声唤:吴石将军!
声泪俱下。
70年前,倒在台湾的汉子,
闭上在酷刑下失明的一只眼睛,
另一只渴望的眼睛,久久不肯合上。
日月潭做证。
日月可鉴的悲壮,
在台湾海峡,来回波动。
波光粼粼,是日光,是月光,
也是泪光。
一生潜伏,呕心沥血,壮志未酬。
日月潭做证。
时间有血。
时间的巧合,亦是感天动地。
1894年,出生于福州仓山。
1994年,入殓于北京香山。
从仓山到香山,百年漫长路,
吴石无畏。
回放了淮海战役,
回放了渡江战役,
回放了隐忍中的刀光剑影。
大片,史诗。
片段中的吴石将军,
石头一样镶嵌大地。
56圈的年轮,还在圈阅高山大海。
壮士蹈海
那一刻,渤海砸出了一个窟窿。
那一刻,渤海留下了一个伤口。
那一刻,年轻的生命按下了暂停键。
那一刻,天空的显示屏出现了黑屏。
为了摆脱敌警的搜捕,
为了护卫党的机密,
23岁的董健民和丈夫钟琪,
还有2岁的孩子,紧紧抱在一起,
毅然蹈海。
时间凝固,波浪呜咽。
历史的天平倾斜,复又平衡。
无数的后人,面朝大海,
不只是春暖花开。
家国。家之小,国之大。
家与国。舍与不舍。
一家三口,
把家安在了大海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