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要收割太阳的光线,邮寄给雅安(长诗)

(2013-04-29 21:03:59)
标签:

雅安

长诗

暴雨中心

灾区次生灾害

陈惠芳

 

我要收割太阳的光线

邮寄给雅安

 

陈惠芳

 

刚刚经历“4·20”地震的雅安叫“雨城”,是四川降雨最多的地方之一。整个地区平均降雨量1200多毫米,是全国平均降雨量的近3倍。据中国气象局最新消息,进入5月后,雅安将成为全国暴雨中心,应高度关注5月至9月地震灾区次生灾害防范。

                                              ——题记

 

 

心有余悸

远离震中的人们

心灵深处也有一道裂痕

 

灾区,地震撕裂的土地

家园的上空

悬着一个巨大的水盆

 

如果我是一个威力无比的裁缝

我要赶在5月来临之前

缝补这一漏洞

 

 

悲伤,不能替代大雨之中的奔跑

雅安也不相信眼泪

山河破碎

2013年的春天,刻骨铭心

 

不可能一夜之间

将危险的山峰,转化为坦荡的平原

不可能一朝一夕

将苦难的灾民,迁居到安宁的家园

当丰厚的植被如同皮肤一样撕去

暴雨之中,咆哮的泥石流

像猛虎下山,吞噬日月

 

我可以领养一棵小草

无法领养一片草原

我可以维护一棵古木

无法维护一座森林

我可以伸张一枚音符

无法伸张一套音箱

我可以分配一颗水珠

无法分配一天雨量

 

大雨,淹没了城市的车辆

也淹没了村庄的行人

 

 

手掌相碰

激起的是掌声

板块相碰

激起的是地震

 

当乌云与黑夜同时降临

闪电撕裂的只是

一袭长袍

大雨倾盆,废墟中的积水

穿越时空,注入我的脑海

 

 

大禹治水,水畅其流

大自然的脉络,堵则淤,疏则顺

李白三峡长歌一曲

今朝只能上岸短板

 

沉降之间

天地阴阳

 

跷跷板的表演已经开始

汶川与雅安只是最先弹起的

两颗圆珠

 

不可能阻止天空不下雨

天空是烤箱,也是漏斗

 

贪婪的人类,一节一节地阻击

长途跋涉的河流

最终将自己

腰斩

 

 

雅安,我异想天开

将你封存在一个风和日丽的

天地间

间或飘来一点一点

雨丝

 

面对大雨,面对连绵不绝的大雨

我愿意为你撑起一把巨伞

 

但我打开和收拢的

只是这样的诗篇

 

那些正在襁褓中的家

那些正在生长的希望

是否因暴雨

再一次崩塌

 

大雨啊,你可以鞭打

没有后顾之忧的我

我可以为苦难的人们

遍体鳞伤

 

 

此时此刻

长沙,也下雨了

急促的声响与暗黑,都在窗外

 

我的心,收紧

5月,近在眼前

5月的雅安,真是风雨飘摇?

 

我逼问着夜空

明天,你要开始出太阳

从明天起,我要收割太阳的光线

每天一捆,邮寄给雅安

 

2013年4月29日于长沙学宫街

 

 

【附录】

 

 

4月26日,《中国文化报》发表评论文章《地震诗歌:为人间大爱作证》。

 

http://epaper.ccdy.cn/page/1/2013-04/26/3/201304263_brief.jpg

 

地震诗歌:为人间大爱作证

本报记者  杨晓华


    诗歌是最早的文学体裁,因其容量可大可小,形式灵活多样,想象自由无羁,情感浓淡皆宜,诗歌也是最便于表达人们生命感受的文学样式。4月20日,发生在雅安的7级地震,瞬间给灾区百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心灵创伤,从政府到民间,人们通过各种方式驰援或抚慰灾民。诗歌再次发挥了减震器和强心剂的重要作用,帮助人们超脱巨大痛苦,激励希望、勇气和力量,为人间大爱作证。

    “北中国的一场雪/覆盖了所有幸运的词语/一朵最后的梨花,在时间的窄门里奄奄一息/而通往西南的铁轨/被一个7.0的数字撕碎……”网友山西雁以细腻的感受走进地震的哀恸中。雅安的震级和灾害程度比汶川要低,但是数十万人受灾,一百多人死亡,仍然让人想到了那次空前的劫难。诗人陈惠芳“想起了汶川,想起了玉树/想起了崩塌与呼喊/想起了奔驰与救援/想起了血与泪/想起了被覆压的生命”。诗人李司军则以激烈的情绪俯瞰大地颤栗:“雅安,雅安/我无法遏制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山体断裂,河道拥堵/农田摧毁、房屋坍塌/到处玻璃残渣、破砖碎瓦/男人、女人、孩子/披着棉衣、被子,穿着短裤或光着身子/他们撕心裂肺的呼喊/让1.2万平方公里土地/烙上了一块难以愈合的伤疤。”诗人所感觉到的苦难正是所有人的苦难,突如其来、猝不及防的灾难显示了生命在自然界的脆弱,没有人不为这种代价沉重的一次次重复认知而深感悲怆。

    对诗人而言,这种悲怆因敏感而更加深刻,一方面是大自然冷面无情,使灾害降临人世,活泼的生命一个个被吞噬和残损,另一方面是血脉同胞的热烈关切和同情,这种硬和软之间的反差,导致诗人的强烈自怨和自责。陈惠芳感叹“只能驻守在安宁的南方/祈祷”。诗人迪哲伟贤写道:“我用了长达五年的时间才将2008年的无比伤痛/结起了疤痂/可是,为什么啊/今天上午的8点02分为何还要在我的伤疤结痂边/又撕开了一道新的伤口/今天,我不想写诗/我只想哭泣……”网友古茶树写道:“天空在哭泣,大地在动摇/疼痛的心啊!无法告慰失去的灵魂/雅安在哭泣,全世界的人为雅安在哭泣。”如果说自责向内对压力增压的话,哭泣则是对外的情感的喷泄,这同时也是对苦难的超脱。

    然而,最根本的超脱在于用温暖点燃生命的希望,用斗争激励生活的力量。网友隐子表达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人对虚拟的苦难者的抚慰,“别怕,宝贝/这只是一个梦魇的镜头——在我爱着你的日子里/晃了一晃/我在陪着你——从我把玫瑰呈献给你的时候开始/只要你需要/我都会在你的身旁。”不少作者把笔触像微镜头一样伸向苦难现场的表情,注意到一个受灾中的5岁小女孩的微笑的力量,“像春风一样,像花朵一样/尽管你的伤口在疼/尽管你的头上缠着绷带/你小小的心知道/大地突然晃了个趔趄/但终会站得周正/鲜花还会再次开放/道路还会重新辽阔,干净。”从这种个体的关照中,不仅受灾者显示了生命的顽强和美丽,这些施救者和同情者也得到格外的鼓舞。

    在诗人周占林那里,诗歌挣脱了诗人的身份,变成了对集体力量的确证和呐喊:“我们都是雅安人/用我们能之所能向我们的亲人伸出救援之手/你微博的一次转发/就可能挽救出废墟下一个垂危的生命/你献出的一袋鲜血/会让医院里某一个苍白的面孔/再次焕发出昨天的幸福。”诗人高昌更是把冰冷的苦难用热烈的人间大爱冲刷得几无痕迹,“挺住!13亿双手臂伸来/加油!13亿个喉咙呼唤/亲人呵,亲人/一颗心光芒微弱/但13亿颗心汇聚就是/一轮重新升起的太阳,亲人。”

    苦难瞬间加大了雅安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因为人间大爱的流动,雅安和汶川和玉树一样永远成为人们心灵中的关键词,从而也成为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关键词。在汶川地震后,长期遭受诟病的中国当代诗歌曾经爆发出久违的勇气和力量,赢得了赞誉。雅安地震之后的诗歌激情再次被点燃和传递。目前,在百度贴吧,在各大门户网站的文学空间,网络诗歌都在迅速增加。诗人陈惠芳在4月20日下午的18点44分开启了一个雅安地震诗歌专辑,目前已经收集诗歌近百首。这种诗歌生态有利于人们廓清在诗歌认识上的诸多迷雾和纷争,为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现实论证。

    诗人洪烛2012年3月在雅安参加梨花生态旅游节时,以悠然的心情写道:“在不同的春天看梨花/梨花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我的心情/在不同的地方看梨花/梨花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我的背景。”地震发生后,洪烛感叹:“去年的春天,我去雅安看梨花/眼里很温暖/今天的春天,有一场最严酷的倒春寒。”他最后写道:“今年的雅安,春天很短/今年的中国,情意很长。”也许我们可以加上一句:今天的诗歌,为人间大爱作证……

  

                            (新华网、中国文化传媒网、中国作家网等著名网站转载)

 

 

【和诗】

 

雨要降到我身边

 

龚志华

地裂开了,就用爱来填充
家园倒塌了,就用爱来重建
在雅安,一朵迷失方向的花
从4.20清晨开始,一直在感受爱的倾注

再说雅安,这雨做的城
在5月,以及更长的时光中
是雨声重压这片土地的呼吸
以及雨水浸泡岁月的的传说
就要降落在这片伤痕累累的大地
而在所有诗歌的描述中,只需要灿烂的阳光

雨其实已在下,作为大地上的一种晶莹
这一种轻盈的降落
是对雅安的美好祝福,不是揪心的担忧
我看到雅安的雨
是一帘旷远的幽梦从吉祥中抵达

最大的雨要降到我身边
在遥远的雅安,下着的雨
只是温暖的爱意
轻轻地抚过正在疗伤中的雅安
——这一片脆弱的土地

雨要降落在我身边
雅安,你连绵的雨要降到我身边
千里之外,我打开的目光
有足够的容量,为你分担

 

博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93d5930101ms3m.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