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的摩哥
陈惠芳
这是2008年的最后一夜。长沙城依然是不夜城。任何时候,这个闻名全国的“娱乐之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维护着自己的“美誉”。
我居住的这个小区,街道两边的小歌厅、小茶楼比比皆是。街上的行人是少了,穿行的是大多是出租车。在岁月交替的时候,在寒风吹拂的时候,这些“的哥”还在为生计奔忙。就在出租车经过的街道边,还有一些与“的哥”同类的“摩哥”。他们大都守候在小巷口,眼巴巴地希望有那么几个人能搭坐他们的摩托,挣得几块钱。这么冷的天,谁愿意坐摩托出行呢?而摩哥执着地守望着“奇迹”,希望有那么几个要办急事、图方便而又不怕冷的人。
照常,我与爱人裹着厚厚的大衣,沿着湘江风光带散步。江边风大,吹在脸上冰凉冰凉的。爱人用围巾围着她的脸。散步已成为饭后的习惯,天天如此。人到中年,已不适合剧烈运动。
折回巷口,我看见一个几乎蜷缩着身子坐在摩托上的摩哥。快12点钟了。咦!这么冷的天,他怎么还不收工回家?我对爱人说:“你先到店子里转悠转悠,我跟他说几句话。”与摩哥交谈时,我得知他是橡胶厂的下岗职工,爱人有病在身,还有一个上高中的女孩。一个月几百块钱,怎么养家糊口?做生意,没本钱。出远门打工,爱人、女孩要照顾。只好开摩托,挣点小钱。他说,过年了,出来玩的人多,希望能搭几个客。
我能安慰他什么呢?我能帮他什么呢?我不能。我不可能故意搭坐他的摩托,转上一大圈,返回原处,然后塞给他几块钱。这样太虚伪。我对他说:“还是早点回家吧。太冷了,冻坏了身体,吃药打针,更划不来。”我叹了口气,走了。找到爱人,我跟她说起此事。爱人说:“这些人真可怜。我们要知足呀。”
身后,传来一阵摩托发动的轰鸣声。声音渐行渐远。我不知道摩哥回家,还是准备守候在另一个巷口。
2009年1月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