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大清银币壹圆与建国四十周年精制币

标签:
流通币钱币收藏投资 |
分类: 收藏理念 |
把一枚机制币和一枚早期精制币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俩现在的价格基本相同,属于同一级别,我们一起分析他们的未来。
光绪年造丁未大清银币壹圆(以下简称丁未)铸造于1907年,距今107年,禁止出境,属于文物;建国四十周年精制币(以下简称精制币)铸造于1989年,距今25年,不做出境限制,属于流通币,只要不超过海关规定的金额限制即可。
丁未采用银铜合金铸造,工艺为镜面半精制,铸工精良;精制币采用铜镍合金铸造,工艺为精制,铸工精美。
丁未据传铸造400枚,属于样币,据业界估计远不止这个数量,拍卖会常见;精制币铸造1000枚,此数据为造币厂公布,属于礼品币,推测有很多仍然存在总行仓库,流入民间的希望渺茫,实际民间数量推测少于丁未数量,拍卖会及市场均少见。
丁未的珍稀程度属于2级-3级,在机制币中不属于珍品级别,比他珍稀的钱币众多,比他名气大的钱币非常多,比如今年邦迪尼奥拍卖的反龙成交价110多万,存世量也是数百枚,也不算太名贵。长须龙比反龙名气更大,价格更高,短须龙比长须龙要珍贵很多,但还有很多比短须龙更珍贵的,所以机制币有数不清的珍品。精制币的珍稀程度属于1级,是名气最大的精制币,是现代币的顶级收藏。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看这两枚币,都属于流通货币,都具有一般等价物的支付功能,但由于特殊原因,具有样币未真正进入流通的特点,铸造时间的前后差异不是影响其价格的主要问题,历史地位和存世量将是影响他们未来价格走势的关键。机制币从民国就开始有外国人系统收藏并著书立说,到目前有关机制币的图谱、出版物不计其数,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巨大,目前是地位最高的钱币版块。现代币的研究刚刚起步,未来将出现大量研究成果及出版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精制币的市场表现将引人注目。
我最近收购了一些机制币,很多朋友说我开始玩机制币了,还有朋友说我改玩机制币了,其实这些理解都不全面。我从20年前就开始关注和收藏机制币,只不过由于看到了现代币的投资价值以后,暂时停止了机制币的收藏,随着现代币收藏与研究的深入,我认为有必要继续机制币的收藏,这样有利于全面的了解中国钱币,可以占的更高,看的更远。我现在收藏机制币,其目的不是投资,是收藏与研究,如果现在让我选择投资,我依然选择现代流通硬币,并且随着对机制币的研究与收藏,越来越坚信现代流通硬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