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样币出现激烈争论
(2010-07-14 06:07:47)
标签:
样币贵金属币普通纪念币文化 |
分类: 市场评论 |
贵金属币收藏 家葛祖康老师于7月5日在集币在线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关于样币》,三天以后,上海东方拍卖公司黄瑞勇先生针锋相对,发表一篇《关于样币,看似学术非常,实则不堪推敲》的文章。两篇文章对多枚样币提出完全不同的观点。
两人都是贵金属币研究的顶尖人物,都有专著并发表过多篇论文,谁是谁非我不加评论,有争议是正常的。只要是学术问题,不涉及个人恩怨,在心态上彼此尊重,本着学习的态度,争论越多越好,有利于贵金属币的发展。中国普通纪念币缺少的就是争论。
其实两人争论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金币总公司这三家单位,总有一家能给与权威的解释,贵金属币收藏圈和这三家单位接触还是比较多的,但没有任何一家能解释清楚,所以精制普通纪念币的很多疑点没有解释就很容易理解了,只能依靠收藏者进行研究。
表面看是学术问题的探讨,但仔细研究两人的文笔,就会发现矛盾不只是学术探讨,涉及个人矛盾,以前发生的故事我虽然不清楚,但对照马上要进行的第6届上海东方拍卖目录,就能看到点线索,这可能不是蹊跷,是焦点。
葛老和黄总都是我的朋友,我们有事会通过QQ聊天交流,虽然我们的收藏重点不同,但都彼此了解并支持。黄总的拍卖主推贵金属币和大铜章,对流通硬币也很重视,我多次参加他的拍卖会,并拍回过很多珍品,第6届拍卖图录也给我寄到了,并告诉我:本次流通币不多,下届将很多。葛老虽然不收藏精制币和样币,但对其评价很高:“其实纪念币有很大一个群体,你的研究不但丰富了纪念币的内容,还给将来玩纪念币的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知识。精制币和样币是纪念币中的老精稀啊!很有内容的。”
争论能引起收藏者的广泛关注,是对收藏的极好宣传,但最好是学术上的争论,以探讨的方式,允许大家提出多方面的意见,尊重别人,这样可以博得更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