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28日中午,拍卖开始之前,江会青找我,让我帮忙看一枚贰分硬币。江先生把我引荐给一位老者,老者拿出一枚分币,用硬纸片加透明塑料纸包装,一面是1982年贰分麦穗,另一面是1976年贰分麦穗,还背逆180度。两面都是麦穗,没有国徽,不同年份,背逆180度,这么多奇怪事情集中在一枚钱币上,真是蹊跷呀。
老先生说他收藏硬分币多年了,这枚币是他从一大堆钱币中挑选出来的,并让我从包装里拿出来看,我想这枚币太不一般,不拿出来也能看清楚,免得损坏了。
币有轻微磨损,流通过,两面的图案,文字清晰,材质也没有问题,看币边,清晰而均匀,也没问题。我认为背逆,合背都可以理解,但我不理解为什么币的两面是不同年份,造币厂不可能出现这种错误。但事实上,币不象假的,这时老者说,以前背逆就值2万元,这种不同年份的合背能值多少钱呀?他这样问我说明他期望值很高,如果他想卖给我的话,必须让他自己开价,但总觉得不对劲,还是借助放大镜吧。
把币放放大镜下,一眼就看出毛病了,有一面郭(硬币外缘突起的部分,保护钱币图纹不被磨损)的内沿有缝隙,肉眼根本看不到,做工精细呀。
“挖补”------把古币做假的方法,应用到现代币做假了。先拿一个年份的硬币,把币的反面,即麦穗那面挖掉一层,把郭保留,再拿另一年份的币,把国徽面和郭磨掉,余下麦穗那面(已经不含郭),最后把两枚币余下的部分背逆180度粘合在一起,完成。
两币结合处在郭的内沿,不会被轻易发现,如果工艺高超,严丝合缝,不用高倍放大镜根本看不出。
所以,只要感觉有不对劲的时候,一定要把放大镜掏出来看细节,必要时还要找朋友共同研究探讨。
昨天下午江会青打来电话,问是否看了那枚二分硬币,我告诉他是假的,他说当时老者还要写一篇文章挂在拍卖公司大厅,详细介绍这枚贰分硬币,幸好没答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