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的收藏价值最主要取决于存世量,商周的铜贝,春秋战国的明刀,北宋的大部分钱币,虽然年代久远,并不值钱,数量太多,并且还在不断出土;民国的普通版袁大头,也有百八十年的历史了,从铸造流通开始,就是换一袋白面,到解放后还是换一袋白面,直到去年也是换一袋白面,只不过今年有了一些炒做以后,至多也就是换两袋白面而已。
这些历史货币,有它的流通历史,留下了历史痕迹,在当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为什么不值钱呢?原因就是存世量大大超过了收藏的人数。
大型铜贝、六字刀、袁大头签字版和上述钱币属于同时代,同品种,是数量很少的版别,价格高速增长,原因是数量少于收藏人数。
在看建国以后的现代钱币,一千万以上的普制流通纪念币、硬分币、无号纸分币、4版5版纸币,数量很大,价格取决于炒做水平,数量大于收藏人数;精制流通硬币、1版2版纸币价格随着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而高速升值,原因是数量少于收藏人数。
数量多的是大路货,数量少的是精品,收藏就是要收藏精品,所以我喜欢精制币。现在市场频繁交易的整箱的05年一分硬币,整麻袋的无号纸分币,整捆的4、5版纸币,到啥时候数量都大,都很好找。
袁大头能保持换一袋白面是因为白银的价值永恒,现在频繁大量交易的废铜烂铁和纸片子在100年后很难换一袋白面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