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三年精制币的收藏实践和泉友的不断研究,精制币的价格体系正在形成,早期币的发展表现的相对成熟,后期币价格比较茫然。
收藏品的价格受多方因素影响,精制币的价格高,不仅是因为它数量少,而且是因为它是普通纪念币的一个版别,所以精制币潜在的收藏群体是整个普通纪念币的收藏群体,这点很重要,因为数量少,收藏群体大,它将来的价格才会很高。
很多人忽视了这个问题,就是版别的确立问题,既然精制币和普制币是两个不同版别,就要求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别,并且这种差别越明显越好,特别是经过若干年的氧化以后,还要能明显的看到这种差别。
精制币和普制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币面,二是币边。币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精制程度上,是否存在抛光和喷砂,早期精制币币面除了“毛、宋、宪”、大熊猫四个品种以外,差别都很大,后期精制币2000年以前的品种相差较大,2001年以后的品种相差较小,因为2001年以后的普制币精制程度也很高了,有些攻击精制币的人常从这个角度进行攻击。币边的区别分两类,一是早期的铜镍合金部分,普制倒角而精制不倒角,二是后期的精制羊以后的一元币,精制币边有字母“J”,普制币没有。顺便说一下,奥运普通纪念币让我很失望,精制币币边没有“J”字母,普制币精制程度很高,精制与普制不对比很难分辨。
早期精制币的价格体系已经初步确立了,价格基本上按照[精制币图录]的珍稀程度而排序,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的品种都有,珍稀程度越高,价格也越高,完全符合“物以稀为贵”的收藏原则,也不存在炒做现象,因为珍稀早期币没有人能控制数量,有复品的泉友都很少。
后期精制币由于目前的收藏人数和目前的装帧数量差别较大,很多泉友看到了精制币的增值潜力,在收藏的同时对精制币进行一些投资,没有正常反应收藏的需求,所以价格相对混乱,不同时期各品种的价格涨幅相差很大,这和投资者对精制币的理解程度与信息的公开程度有很大关系。
精制币价格体系的全面确立,起码还需要5-10年的时间,因为精制币在媒体的宣传时间太短,收藏界对任何一个收藏版块的认识都需要时间的。进行一些争论也是必要的,争论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实际上也是一种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