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鼎山
原创 /
四水木
随着宏伟区“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龙鼎山风景区2008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规划和新建工程。此项工程,规划新潮,设计独特,气势宏伟,耳目一新。既有江南的小桥流水,楼台亭院;又有宝岛的三潭印月、豫园的汉白玉九曲桥;既有密林中的林荫小道,又有方便游客的登山石阶;既有古典式的园林,又有长廊小亭;既有一架飞龙雕塑,还有一言九鼎的万盛龙鼎,更有矗立在山顶上的万和钟楼,从东向西,一字排开,放眼望去,构成了一幅“龙鼎山”风景区的美丽蓝图!
8月23日,周六,秋高气爽,艳阳高照,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我和爱人徒步沿着盘山路来到风景区。站在龙鼎山上,居高临下,整个辽化生活区,尽收眼底,密密麻麻,错落有致,一排排,一栋栋,朱红色的楼顶、海蓝色的顶棚、金黄色的墙面、银灰色的装饰......像数不清的彩色模块整齐地摆放在那里,在太阳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把今日的化纤城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宏伟壮观的万和钟楼伫立在山顶上,仰脸望去,跃跃欲试,不到山顶非好汉。拾级而上,开始很轻松,走过半程石阶,就开始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停一下,喘口气,一鼓作气,登上钟楼。万和钟楼设计建造得古色古香,颜色以朱红色为主体,正面两扇朱红色的的大门,布满金色的门钉,楼上一根根朱红色的圆柱合力擎起钟楼,楼顶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站在高高的钟楼上,环顾四周,你会不由自主发出感慨:真是一览众山小!
上山容易下山难,好在走在宽阔的台阶比上山倒显得轻松些,水磨石花岗岩的台阶两旁,隔一段距离镶嵌着24节气歌,山顶上第一块台阶从立春开始,到山下最后一块台阶大寒结束。设计者独具匠心,使游客在漫步中忘记疲劳,重温历史悠久的24节气歌,一路轻松愉快走下来!
来到龙鼎广场,一尊巨型的大鼎映入眼帘,几个游人站在大鼎下乘凉,还不及鼎足的三分之一高,周围等距离地环绕着八个小鼎,方鼎、圆鼎交替排列,仿古的花纹图案,不同字体的鼎文,饱经风雨的青铜色,真可以以假乱真。衬托九鼎四周的圆丘坛,汉白玉雕刻的石栏下面,一排排龙头昂首挺立着,很像故宫里太和殿周围的造型,既有艺术的观赏价值,,又可以从龙嘴里排水,太有创意了!
走下九鼎圆丘, 一直向东,足足有60米长的距离,宽阔平坦的大道上,
12根雕刻着玉龙的汉白玉柱分两排整齐地伫立在道路两旁,迈步其中,犹如走进皇家宫殿里,心旷神怡,如入仙境。汉白玉柱的前头,一架飞龙雕塑高高昂首屹立在十几米高的基座上,跃跃欲试,腾云驾雾。
站在飞龙雕塑前面一眼望去,正北面,是整修一新的长城,东边,就是美丽的“东山湖”,汉白玉的观景台、九曲桥、亭子、三潭印月、湖水......尽收眼底!西北边,绿树、草坪、鲜花簇拥着橘黄色的重重长廊亭楼,尽管还没有竣工,长廊和亭子里游人不断,一些音乐发烧友,一些中老年音乐爱好者,自发地来到这里,组织自娱自乐的音乐会,吸引不少游客观看,给龙鼎山上带来了久违的欢声笑语!
我带着照相机和摄像机,边走边看,边照相边摄像,选择不同的角度,远景近景,仰视俯瞰,避开人群,抢拍画面,累得我满头大汗。临近中午,我爱人玩得开心,来了兴致,不顾疲劳,不顾烈日当头照,让我给她摄录一段打太极扇的动作,又分动作给她照了一些照片。这次去龙鼎山风景区游玩,总共照了136张相片,现上传一部分照片与大家欣赏(后面有一部分是去年春天游龙鼎山时拍照的,),相信你看后一定会喜欢辽化龙鼎山风景区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