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克手出场比赛前是在一曲悠扬激情的“乌日雅”赞歌声过后才跳跃出场的。“乌日雅”很难确切地用汉语翻译过来,就我本人的理解应该是号召的意思,即号召搏克手们做好临摔前的准备,无所畏惧去迎接挑战。在乌日雅歌词中的“布和恩抬勒呗”后,众搏克手一起出场迈着矫健的步伐开始慢跑,近主席台前时挥舞着结实的双臂开始跳跃,有的犹如雄狮,有的矫健似鹿,有的似雄鹰展翅,那场面之壮观,观众无不为之振奋。从搏克手入场时那跳跃着的雄迈、矫健的舞步,以及那不时变换的舞步中表现出的那种狮子般的凶猛,鹿一般的得意和鹰一般的精灵,再看着他们脖颈上似燃烧着火焰一样的“江嘎”,你肯定会有所领悟的。是什么样的环境陶冶了蒙古民族勇猛顽强的性格,在那苍凉、荒远的草原迷茫、孤寂的戈壁、沙漠又是怎样锻炼了蒙古民族彪悍健壮的体魄。
跳跃-是蒙古族摔跤比赛的一个民族特色,形式多样,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跳跃方式,最具代表的共有三种:一是以锡林郭勒盟为代表的狮子跳;二是以呼伦贝尔盟为代表的鹿跳;再则是以蒙古国为代表的鹰跳。
对蒙古族摔跤跳跃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是做临赛前的身体准备活动,二是向观众展示自己,再则也是一种无所畏惧自我的展示。
过去搏克手出场比赛是分等级的,比赛初始阶段左侧出场的摔跤手大多是没有显著的成绩或初次参赛的摔跤手,而右侧出场的摔跤手们大多是带“江嘎”赫赫有名的摔跤手。如今搏克规则经过改革,已经不这样区分了,而是参赛的众搏克手一起出场。(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