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2019-11-07 14:27:11)
标签:

旅游

在江苏无锡,当地人习惯把自己城市所处的太湖分成内外两处。内太湖,又称“蠡湖”,因为当年范蠡西施曾在这里泛舟;外太湖,便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而在内外太湖的交际处的右岸,有一处名叫“管社山庄”的地方,它跟同处在交界处左岸的太湖鼋头渚相比,默默无名了近一个世纪。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提起管社山庄,相信大部分人会比较陌生。上一辈的无锡人,能记住的,就是管社山庄内的无锡梅园水厂。它曾是无锡历史上第一座自来水厂的诞生地,水厂建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当年无锡城内的居民,都是喝着梅园水厂的自来水长大的,只是现今水厂已停产了。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管社山庄的历史并不长,还在上世纪初,横跨蠡湖的宝界桥还没建成,人们想要去鼋头渚游览,想要去鼋头渚广福寺烧香,必须从管社山庄的“万顷堂”码头,乘摆渡船横渡,才能抵达鼋头渚。管社山庄的渡口,也是当年唯一能到鼋头渚的水上通道,算起来也只有百年历史。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现今的管社山庄,是一处太湖边上的市民公园。它西起管社山,东靠新建的犊山大坝,南到太湖边的万顷堂,北至新修的环湖路,占地面积约0.43平方公里。整个山庄沿湖而建,山水相依,沿湖的湿地中,建有长达2公里的木栈桥和亲水平台,把湖岸湿地串连成线。主要景点有万顷堂、虞美人崖、驻美亭、万顷古渡、思源亭、梅园水厂工业遗址等。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站在管社山庄的湖边,正好面对着太湖仙岛,左可以眺望鼋头渚半岛和中犊山,右可以远观太湖中的大小箕山,面对波涛万顷的太湖,可以抒发很多感慨。当年袁世凯的次子袁寒云游览此地时,也有感而发,为山庄写有一副对联:几席三山万顷波涛疑海上,湖天一阁重阳风雨是江南。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管社山庄的前身,是无锡当地乡绅杨维宁的私宅,名叫“杨园”。出生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杨维宁,喜爱武功,曾练就一对铁鞭,独自击退过太湖上的“湖匪”。他出资购得了太湖边上的这块宝地,构筑了一处私宅,内筑堤建池,遍植翠柳。杨维宁曾自称为“管社山人”,杨园建成后,闭门谢客,外人从不知道杨园内的情况。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到了民国时期,杨园已经颓废,园内到处是断垣残壁,古屋无人。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杨维宁的后代杨翰西,路过杨园时,伤感于它的破败。于是出资重修杨园,并建起了“万顷堂”,修筑了去鼋头渚的渡船码头。当年建造的万顷堂,是观赏太湖风景的绝佳之处,也算是无锡历史上太湖湖湾开发出来的第一个人造景点。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杨翰西,一直是无锡历史上一位有争议的人物。出生于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的他,在无锡创办了第一家无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机器榨油厂,并出任过当年中国银行无锡分行的第一任行长。太湖鼋头渚和管社山庄,也是在他手上建起的。只可惜日军占领无锡时,他出任了无锡伪自治会委员长。抗战胜利后,杨翰西作为汉奸被拘捕,后在台湾终老。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无锡作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河湖密布,但老百姓千百年来,一直是靠直接饮用河水、井水为生。1950年。人民政府在管社山庄建了无锡历史上第一座自来水厂,取水口就在山庄前的太湖中。从此无锡的老百姓,第一次喝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到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梅园水厂结束了其历史使命,成为山庄里的一处工业遗址。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因为是水厂的保护地,管社山庄也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外人几乎无法出入这个地方。进入本世纪之后,管社山庄才得以规模化改造,直到现今人们所见到的市民公园。它也是太湖边上不多见的,既有人文历史,又有自然风光的公园,并且还是免费开放的,值得去打卡。作者简介:陆建华摄影(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太湖边上的管社山庄,无锡第一座自来水厂诞生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