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运河畔南长街南下塘 |

说到这条老街的名称,那就要从古运河说起。运河在无锡老话里被叫做“塘河”,塘河有上下塘之分,沿岸道路也便被称为上、下塘街。清代无锡籍诗人杜汉阶曾写过一首《竹枝词》描述无锡塘河风光,这首诗开头几句是:“北塘直接到南塘,百货齐来贸易场。第一布行生意大,各乡村镇有银庄。”可见当年无锡运河两岸的繁华与兴盛。

其中最为繁华的清名桥段,古运河两岸的上下塘街,就是如今的南下塘与南长街。翻查资料可知,南长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最早是由四段组成,分别是北长街、南长街、南门棉花巷、南上塘。或许不是与南下塘沿河并立的这段街道,但南长街上确实是有过一段街叫做南上塘。


曾经老压缩机厂机器的隐隐轰鸣声伴随了南下塘很多人的童年,后来,老压缩机厂迁离城市中心,厂房还矗立在那里,这个曾经创造辉煌的地方逐渐成为了无锡特色的工业遗迹。如同北京798工厂被改造为艺术街区,这里也被改建为N1955文化产业园。

悠长的南下塘老街上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救熄会”遗址就有两处。一处位于跨塘桥堍,南下塘45号的“济宁救熄会”;另一处是南下塘236号的“海宁救熄会”遗址。从前,人们把消防组织称为“救火会”,后为避 “火”字而称“救熄会”。

值得一说的是海宁救熄会,它建于1942年,是一栋两层楼高的青砖楼房。原门头上方刻有一只警铃和两柄交叉的斧头,由一根飘带系结。著名民谣歌手钟立风2015年曾在这里开办“行走书店”,颇引得一众读者与粉丝慕名光临。可惜独立书店的命运大概就是风雨飘摇,2017年4月书店关门,如今门前店名已更改为“好时光书店”,但好似没有营业,是颇为遗憾的事。

南下塘老街两侧还延伸出许许多多小巷弄,里面尽是江南水乡人家千姿百态的生活场景。朱红色的木门下,抱着猫在打盹的奶奶,旁边还有三五围坐下棋的人,小孩子穿过石板巷在奔跑玩耍,举头望见一个身穿旗袍的优雅姑娘从巷子深处走来。沿街小河里,摇橹船慢慢摇晃着划过,枕河人家河边洗刷声传来,所有这一切形成了一幅悠然的江南景象。

悠然清寂的老街南下塘,旧时便不同于一河之隔的南长街,林立各种商店,行人川流不息。它因为是老街,局促狭窄,更多的是居民住宅和一些日用小商铺,如粮米店、烟酒店、日杂店、老虎灶等等。清贫年代,小弄堂里的人们过得都很清苦,但清苦之中,也还是烟火气十足,有着简单实在的生活。

在南下塘老弄堂里的生活中,大概最难熬也最让人怀念的就是夏天的日子了。以前因为很少有人家有空调电扇,所以人们大多是在都在自家的门口或者靠屋的空地上,搭一个简易木板床,泼点凉水,晌午在过堂风中午睡,傍晚点一支蚊香,乘风纳凉。乘风纳凉是那个年代小弄堂里的人们最常见的一种生活景象,现在晌午走在南下塘或许仍能看到敞着门窗,睡在屋堂简易木板床上的老人。

如今的南下塘老街,生活气息犹在,但已被纳入到清名桥古运河景区,力图被打造成一条老字号民俗特色街,所以现在走在南下塘街上,除了年代久远的民宅,还能看到各种民俗客栈、工艺店铺等,但总的来说仍是一条略为清寂,带有烟火气息的江南老街。

小贴士:
地址:无锡市南门外古运河清名桥街区
门票:古运河清名桥街区免费开放,博物馆等参观要单独购票(中国丝业博物馆门票20元,窑群遗址博物馆门票10元,祝大椿故居门票10元)
交通:无锡公交3路、15路、23路、27路、40路、51路、67路、81路、105路均能到达;地铁:1号线清名桥站下,然后步行1.5公里到达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