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岁时,菅元道真取得了“文章博士”的荣誉,在日本,这是作为学者的最高荣誉,由此被尊为“大学问家”。五十五岁时,菅原道真被任命为右大臣(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宰相官职),是日本历史上唯一以才学登上宰相之位的人。

九州,是仅次于本州和北海道的日本第三大岛,位于日本西南端。1300多年前,即日本的封建时期,这里设有九个州,因而得名九州。福冈是九州最大的都市,三面环海,被称为“亚洲的门户”,而位于福冈的太宰府,就是在那个封建年代,统治整个九州的官府中心所在地,曾经也是显赫一时。但在8世纪之后,太宰府渐渐没落,成为被贬官员的流放地。

公元901年,被流放到太宰府的菅原道真终日郁郁寡欢,两年后(903年)积郁成疾,去世了。菅原道真去世之后,说不上是巧合还是偶然,日本京都地区频发自然灾害,据说当时皇宫也遭到雷劈,诬陷他的左大臣藤原清贵竟被雷劈死了。

民间百姓听说了这些事,认为这都是菅原道真含冤而死的缘故。于是,为了平息怨灵,朝廷恢复了菅原道真的名誉,追认他为“天满大自在天神”,并于905年,在他的坟墓上修建了神社,即太宰府天满宫。这也是日本各地供奉菅原道真的神社都叫“天满宫”的由来。算起来,太宰府天满宫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

在街道的正中,还有两座很像中国石牌坊的建筑,叫做“鸟居”。在日本,石鸟居是神社的附属建筑,被视为神域与人居世俗之地的分界线,意思是走进鸟居,就是要开始进入神域之地,要规范自己言行。当在太宰府看到高耸巍峨、历经沧桑的鸟居时,确实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走过鸟居,便能看到一座神牛雕像。相传,菅原道真去世时,曾嘱咐要让牛车运送其遗体,而牛车停到哪里,就把他葬在哪里。传说中,牛走到现在天满宫所在的地方,就不动了,于是菅原道真就被葬在了这里。如今人们传言摸神牛的头可以长智慧,摸神牛的身体可以保佑健康。因此,太宰府天满宫内的许多头神牛,都被摸得闪闪发亮。

摸过御神牛,向西便能看到架在“心字池”上的三座红色小桥。走这三座小桥据说也是很有深意的:走的第一座桥是一座拱形的太鼓桥,表示人的坎坷的“过去”;第二座是一座平桥,表示人平静的“现在”;最后是另一座太鼓桥,表示人充满了希望而又困难重重的“将来”。走过这三座桥,大概就参透了人生的起伏。

走下桥,就能看到一座两层雄伟的门楼,楼外设有活水净手池。这个净手池也是日本神社前的必备设置。进入天满宫前,祭拜者必须用长柄木勺舀水,洗净双手并喝水漱口,以示净化身心。当然池水是非常干净的,也有很多人直接饮用。

净手之后穿过门楼,就能看到天满宫本殿了。天满宫本殿的建筑形式是典型的日本神社中神宫的建筑,全用原木建成,正面有一突出带弧状坡顶的前廊作为入口,硕大的屋顶由厚厚的草一层一层覆盖而成。天满宫内外还有几棵树龄超过千年的古老樟树,尤其是以主殿后面的千年夫妇樟最为有名。

据景区工作人员説,天满宫10世纪建成后,曾历遭火灾。现在的本殿建于1591年,已被定为日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如今天满宫,是祈求金榜题名、学业有成的圣地。每逢考试升学之际,日本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会到这里祈福,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

除了祈福,太宰府天满宫还是日本有名的赏梅胜地,菅原道真一生喜爱梅花,据说这里栽种了约200种,6000株梅花,每年2月上旬到3月中旬,红、白梅花盛放,赏梅之人络绎不绝。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天满宫殿前的两株梅树,听说很有来历。

据介绍,左边的那株梅树开红花,据说是当年皇后所赐,所以名为“皇后梅”。而右边的梅树开白花,名为“飞梅”。传说是当年菅原道真被流放到太宰府时,家中的梅树因不舍与主人分离,竟然连夜从京都飞到了太宰府,由此得名为“飞梅”。
而此地缘于梅花的糕点——梅枝饼,也是这里最有特色的食品,红豆沙的馅料不会过甜,口感不错,参拜道上几乎家家都卖。关于“梅枝饼”有一个传说,据说在菅原道真潦倒的时候,有一位叫净明尼的老媪十分同情他,时常带些糯米红豆饼来安慰他。在菅原道真去世的时候,老媪在饼上摆上梅树枝为其送葬。从此,这种饼就被称之为“梅枝饼”,传说可以驱除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