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因为喜欢音乐,所以就迷恋上钢琴,也就特别喜欢那部以钢琴为主题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部经典电影,讲述一条“佛吉尼亚人号”的邮轮发生的故事:一名叫“1900”的弃婴,无师自通,仅凭听到的钢琴演奏音乐后,居然开始弹钢琴,与之天天为伴,并成为才华瞩目的钢琴师。
生活中会弹奏钢琴的很多,但才华出众的钢琴师却很少。这次我跟随丽星邮轮的“天秤星”号首航越南下龙湾,却让我见识到一位才华横溢的海上钢琴师——东尼。
“天秤星”号首航的母港是海南的海口,因为要拍摄邮轮,我比普通游客提前一天登船了。那天晚上,我在邮轮的九楼甲板拍摄完夜景,随着电梯下到四层的船仓客房,才出电梯门,一阵清脆而又激昂的钢琴声就扑面而来。走近一看,才见到一位矮个子男人在弹奏钢琴。
这个演奏的地点叫“水晶大堂”,位于四层的总服务台前,其实它仅是个四层客房出入餐厅及免税商店的通道。面积约有近一百平方米。大堂的中央是个圆形的高大橱柜,陈列着一些免税商店的商品,围着园厨的一周,摆放着一些沙发和小桌,供客人们休闲用。
东尼的钢琴就安在园厨的一角,这是一架泛着银光的白色钢琴,跟“水晶大堂”的装饰很配,钢琴的旁边是一台调音台,几支话筒竖立着。服务员递给我一张当天的行程单,细看之下才知晓,原来每天晚上,东尼和另外一对“心声三人组”会轮流在这里为游客演奏演唱。
由于是首航的前夜,“天秤星”号邮轮上仅有我们一些媒体人。我来到“水晶大堂”时,除了东尼之外,没有一个听众在座,然而东尼依旧如痴如醉,独自一人沉浸在他的钢琴声中。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1900”,一生从未离开过邮轮,一生从未踏上过陆地,然而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的钢琴、他的音乐,以至于最后跟“佛吉尼亚人号”同归于尽,沉入大海。我没采访过“天秤星”号上的这位钢琴师东尼,只是凭长相看他是个外国人,看着他对音乐那么的投入,谁又忍心去打搅呢。
一曲演奏完毕,东尼看见我在为他拍照,并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然后就有一首熟悉的旋律从他灵巧的手指间滑出,随着音乐,东尼竟大声演唱起来:
Say you say me
Say it for always
That’s the way it should be
这首由美国歌手莱昂纳·里奇演唱的经典歌曲,在东尼的演绎下竟是又一种味道。东尼的声线很浑厚,和着那清朗的钢琴敲击声,整个“水晶大堂”里便充满了音乐的精灵,此起彼伏,自由飞舞。那一瞬间,我发现自己也融入了音乐里,心里是那么清静。端相机的手就那样举着,忘了对焦、忘了捕捉。
一曲完毕,没有掌声,东尼依然兴致勃勃,张口又来一首中文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想不到的是东尼的中文发音还很标准,咬字还算精准。在接下来的后两天里,东尼都会在晚上,在“水晶大堂”,在他的白色钢琴前,用英文和中文轮流为游客演唱,如果遇到游客点播,他也会即兴来上一首。
在“天秤星”号邮轮的三个晚上,我多次去“水晶大堂”拍摄东尼的照片,东尼似乎有点跟我眼熟了,每次见到我都会点头示意。只是看他演出的投入劲头,我都不忍心去采访他一下,甚至都不知道东尼是他的人名还是艺名。这也成了这次跟随“天秤星”号首航的小小遗憾。其实,音乐能让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有这一点就已经足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