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微博上连续发了几组夜景照片后,不断有网友私信询问怎样拍好夜景,因微博篇幅有限,无法一一解答网友的问题,我就将自己拍摄夜景的体会整理出一篇长微博,供网友分享,不妥之处,请谅解。
光圈f/6.7 曝光30秒 ISO-100 曝光补偿-0.5 焦距24mm 2014年5月5日19:33
一:拍摄前期的准备
1、器材。夜景拍摄往往需要长时间曝光,如果你想拍摄一张清晰度高的照片,你就得准备一付合适的三脚架和一个快门线(我自己就用佳能TC-80N3
定时快门线)。不要指望用相机上的快门按钮拍摄,当你手指按下快门的同时,抖动就会跟上了。因为任何些微的抖动对照片的清晰度来讲都是致命的。如果你没有快门线,你可以打开相机上的自拍快开,设置成按下快门后2秒-10秒开启自拍;如果你还没有三脚架,那一定要寻找一个可以平稳放置相机的地方:如石头、桌子、柱子等,那种想端在手上就能拍摄好夜景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光圈f/9.5 曝光30秒 ISO-100 补偿-1 焦距31mm
上面这张照片,是在拍完夜景收工回家的路上走到龙船浜时,觉得眼前的夜景比较美,就掏出相机拍了一张。当时我的三脚架已经收好,就借桥上栏杆的柱子当平台,把相机摆放在柱子上拍摄的。
三脚架
佳能TC-80N3快门线
2、关闭镜头上的防抖开关。现在好的镜头都有自动防抖功能,那是为了方便手持拍摄设计的,你一旦将相机上了三脚架,切记一定要关闭防抖开关(白天拍摄也应关闭),否侧镜头会产生抖动。PS:现在有些SONY的微单相机镜头不带防抖,但机身带防抖,记得也要关闭。
将开关拨至OFF档上,就能关闭防抖功能。
这张照片就是没有关闭防抖拍摄的,很明显灯光都是叠影,糊了。
3、打开相机的反光板预升功能。单反相机在拍摄的时候,感光元件前面的反光板会向上弹起,曝光结束后再落下。由于反光板在弹起的时候相机会产生轻微的抖动,会影响到画面效果。反光板预升,就是让反光板在开拍前就提前升起,减少了相机抖动的概率。记住:一旦打开反光板预升功能后,取景器会看不到任何景物,这时你要用相机机身后背的LED显示屏来完成取景对焦。
4、开启相机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夜间拍摄曝光时间越长,产生的噪点就越多,此时,可以启用相机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来消减画面中产生的噪点。降噪处理所需时间长度约等于当前快门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过程中,取景器内的字样将会闪烁且无法拍摄照片。好在拍摄夜景不像抢新闻,有滴是时间。毕竟一张高质量的图片比什么都重要。
这张片子曝光30秒,经过降噪处理,画面基本看不出噪点。
这张照片也是曝光30秒,没有经过降噪处理,噪点比较明显。
5、尽量使用低感光度拍摄。相机的感光度,就是我们常指的ISO。感光度是对光的灵敏度的指数,感光度越高,对光线越敏感。但高感光度下的图像噪音信号较多,
清晰度也下降;相反,感光度低,图像噪音信号减少,画质细腻。而且感光度低了,能让相机的曝光时间更长。所以我拍摄时最喜欢用ISO
100。
光圈f/8 曝光30秒 ISO-100 补偿-1 焦距40mm
6、熟悉你所拍摄的环境。不要指望你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掏出相机就能拍摄出高水平的作品来。我拍运河公园夜景,前后去了不下三十次,大冬天也一个人在河边寻找最佳机位,观察最佳光影,到后来我都知道什么时间有游船过来,你可以拍摄游船驶过的灯带。这次拍南长街也是,从去年夏天开始,我几乎每隔二周就会去一趟。点杯咖啡坐在河边观察,或者从街的这头走到另一头。目的只有一个,熟悉我要拍摄的环境。所以这次去南长街拍摄三个多小时,几乎一气呵成。
光圈f/11 曝光30秒 ISO-100 补偿-1 焦距49mm
二、拍摄中
1、关于光圈。我喜欢用光圈优先模式拍摄,光圈选择F5.6—F13之间,常用是F8—F11的光圈段。也许你会问为什么选择F22或F2.8。要知道每个镜头最佳成像总是比最大光圈或最小光圈缩小2—3档。拿我常用的腾龙24-70
F2.8镜头举例,这枚镜头的最佳成像在F4-F13之间。所以你想拍摄一张清晰的照片,了解自己镜头的最佳成像段是很重要的。另外,采用大光圈,往往会造成相片景深不够,这也是拍摄一张清晰照片的忌讳。
光圈f/6.7 曝光30秒 ISO-100 补偿-1 焦距27mm
2、关于对焦。拍夜景因为场面广阔,加上被拍摄体反光差,这时你如采用自动对焦的话,镜头会出现“拉风箱”,对不住焦或脱焦。所以我在拍摄时,尽量采用手动对焦的方式。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相机对焦的最后端是∞无穷远,建议你不要对到无穷远,找你照片最突出的主体部分对焦,对到灯光没有出现虚影就可以。这样出来的照片从近景到远景都会很清晰。
这个对焦的中心点就是大楼的窗户
3、关于速度。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拍摄不出漂亮的汽车驶过的光带,甚至光带断断续续的。这就是你拍摄时曝光时间不够做成的。我喜欢通过调节光圈让曝光时间达到30秒,这样出来的片子,光带是连续的,就能比较漂亮。30秒也是拍摄夜景较理想的曝光时间,你不但能把较暗的物体拍清楚,而且对夜间的灯光也会较突出,这样的照片会有层次感。但有时因夜间灯光强烈,你就是让光圈设定到最小值,曝光时间还是达不到30秒,这是你恐怕得添置一枚中灰减光镜(ND镜)。ND镜有可调与不可调、圆形与插片式之分,其功能就是减少单位时间内相机的进光量,来换取长时间的曝光。我用的是卡色可调ND镜,能根据不同的光来调整曝光时间,这样我基本就能保证拍摄时达到30秒的曝光时间。还有一种就是采用曝光补偿的方法,通常现在的单反都有曝光补偿设置,设置的原则就是“黑减白加”,你拍黑色夜景时要减少1-2档曝光量,你拍白色的物体时要增加1-2档曝光量。相机的测光系统是按18%的灰设计的。换句话说,你拍摄一张白纸,照片出来后会发现白纸是轻度灰色,而不是原先的白色。所以,你要还原人眼视线看到的真实场景,必须在曝光补偿上做出调整,让黑色和白色基本呈现。我在拍摄夜景时经常采用减少一档曝光的补偿,遇到强光时会减少二档。这个只能每个摄影人根据自己的相机慢慢体会。
中灰镜(ND镜)
这张照片因没用ND镜拍摄,曝光时间8秒。游船驶过的光带只有一段
4、弃用闪光灯。这个不必细说,我基本不用闪光灯来拍摄。
5、用RAW格式拍摄。现今的相机都有两种存储照片的方式,一个就是通常的JPG图片格式,另一个就是RAW文件格式。JPG格式是相机拍摄完毕后,通过机内的处理器和内置的图片处理软件,直接输出成照片(手机拍照就是这样完成的)。由于相机厂家的千差万别,一般用JPG格式拍摄的照片都采用高压缩方式,会造成图片缺乏层次感,同时也不利于后期调整。用RAW格式拍摄的照片,理论上讲,它不是一张照片,它是把你拍摄的所有内容生成一组数码信息,再存储到相机里,所以称它为数码文件更正确。这个文件在相机上能够观看效果,但导入电脑后是无法打开的,你必须要用专业的软件才能让它合成成图片呈现出来。用RAW格式拍摄的最大好处就是你得到的是一张原汁原味的图片,是没有经过相机简单处理的照片,这能让你在后期处理时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自由地纠正拍摄中的不足。另外,相机设置中白平衡的问题,在JPG格式中基本无法修改,一旦开拍前设置不正确,到后期就很难修正。所以很多人在拍摄时对每个场景就有意多拍摄一些,快门狂按,以数量来弥补。如果你用RAW格式来拍摄的话,在后期白平衡能随意修正。所以我拍摄时只用RAW格式,并且每个场景我最多拍摄2张。拍完后导入电脑再用ACDSee看图软件打开,挑选满意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另外像佳能公司出的免费的DPP软件,尼康公司的capture
nx2软件都能打开RAW格式的文件,并能对RAW照片进行后期处理。我周围有许多朋友喜欢用美图秀秀、光影魔术师等软件进行后期处理,觉得这类软件比较容易上手。但这种软件都有一个致命伤,就是出来片子偏硬,缺乏层次。
尼康的CaptureNX2软件
佳能的DPP软件
三、拍摄后期
要拍摄一张成功的夜景照片,少不了必要的后期制作。我看了很多得夜景照片,构图、拍摄、用光都没问题,就是照片出来后锐度不够和高光过曝,影响了照片的质量。要知道由于拍摄需要,采用长时间曝光,暗部物体拍清楚了,但亮部物体因曝光时间长,往往产生曝光过度,丢失了细节。所以拍摄夜景照片就是这样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靠后期调整,而做后期最好的软件就是adobe公司出的Photoshop,也叫PS、CS软件。2013年adobe公司推出了CS6,而后adobe公司又宣布终止CS6的后续开发,推出了Photoshop
CC。目前我自己用的是CS6。
CS6安装界面
这是张没有经过后期处理的原片,可以看出高光过曝,暗部失真较严重
这是经过CS处理的照片,增加了亮度、清晰度,减低了高光部分。画面漂亮了
啰嗦了半天,只是把平时拍摄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有不足的地方,敬请指正。
2014年6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