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在全国招收30名理论物理助教班学员,学习理论物理研究生课程,学费和住宿费由教育部支付。经入学考试,我被录取,1984至198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就读。喀兴林教授是我们的班主任,并担任高等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
喀先生是蒙古族人,在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从事量子力学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学术造诣很深,教学经验异常丰富。听喀先生讲课是一种享受。喀先生是极高度的近视眼,所以看书都要贴着纸面。上课时他基本不看教案,因为我们用的教材就是喀先生写的《高等量子力学》讲义。后来该讲义1998年正式出版,发行甚广,并已出了第二版。该书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又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影响深远。讲课时,他偶尔要看讲义,脸距离纸面很近,鼻子几乎碰到讲义,我们在下边偷偷说:“喀先生又在闻书呢!”但极差的视力并没有影响喀先生的教学效果,他的课讲得太漂亮了!我为喀先生在高深的理论的海洋中游走自如的真本领折服。他对学生在高等量子力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困难深有了解。因此他在讲课中重点解决了我们在本科阶段初学量子力学以后遗留下来的“重计算,轻概念”的毛病,让我们彻底搞清“量子力学究竟是什么?”这个本来早就应该知道的问题。他讲课十分重视逻辑的清晰连贯。课程第一章“希尔伯特空间”,首先解决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在第二章里,用归纳量子力学的5个公理,建立了量子论的基本框架。使你能以一种更新的角度看到许多以前早已接触的知识:表象,景绘,微扰等等,从而对量子力学的理解近一步加深了。第三章引入了相对论的Dirac方程后,我们就进入了量子理论的运用部分。第四章“对称性理论”让你明白到对称性与守恒律密切相关,以前我们熟悉的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都可以从对称的角度加以说明。从第五章开始,学习二次量子化、散射理论、角动量理论等等。整个课程讲授得非常严谨,逻辑清晰无比,几乎将我对量子力学概念的许多疑惑都一扫而空,那种感觉真是奇爽无比!
喀先生讲课语言精练,语速适中,一次课讲授得内容很多,在教材上有好几十页,但我并不觉得过快,因为他讲解详略得当:凡是学生能自己读懂的内容,他只讲思路;凡是重点、难点,他讲解分析得十分透彻。所以,听完课,我的心里很踏实,头脑中挺明白,课后阅读复习也轻松。
喀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凡是学生向他请假的,他一律准假,并说:“以后不用找我请假,你们自己掌握,只要能学懂,考试能过关,缺课无所谓。”可是喀先生的考试出名的难,我们与应届的研究生完全一起上课、考试,喀先生的《高等量子力学》是开卷考试,但所有题目书上都找不到,如果没有学懂,肯定不及格。考试结束时,不少学生没有答完。有不及格的,不出补考题,随下届研究生的考试补考。
喀先生每周都在答疑室为学生答疑。他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感知听者的困惑所在,并立刻给以精确、形象、简洁的讲解。由于他的眼神不怎么好,我们总觉得他的听力特别发达。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没有自己的分析,直接问喀先生某某题怎么做,不但不会得到答复,还要挨批评。
喀先生的记忆力很强。在路上与喀先生相遇,他看不清我们的面容,但只要听见声音,就能立即知道是谁。据说,他的小提琴拉的不错。还能把涮羊肉片切得非常薄。
听喀先生讲授高等量子力学课程,获益非浅,不但掌握了知识,还学习了喀先生的教学方法。喀先生是我教学工作的楷模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