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下乡岁月冬日东峪山岔文艺宣传队演出蓝围巾杂谈 |
分类: 记忆碎片 |
1969年是我们下乡到玉田县西果各庄的第二年。那年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西果各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徒步前往遵化县鲁家峪东峪村演出。我和西果各庄知青点的另外6名知青是宣传队的成员。
鲁家峪座落在燕山支脉的丘陵地带,重峦叠嶂,峰回路绕。远远看去,林木覆盖、坡岭叠映,似无人烟;但若深入山中,便可见山根之下,山腰之上,丛林掩映着茅屋草房。东峪村就位于蜿蜒起伏群山中的一个山岔里。
演出的场地就在东峪村外的一块平坦的田地上,四周全是犬牙交错的山峦,用木杆和席子搭建的戏台面向南。南面的山坡上长满了翠绿的松柏,枝叶在寒风中摇曳。
演出开始了。我的第一个节目是对口剧《问路》,我扮演一个年近耄耋的农村老汉,头上包一条白羊肚毛巾,按冀东农村的习惯,在脑后结扎;鼻孔里卡八字假胡须,脸上化了浓妆。
演出中,我向台下望去,在黑压压的人群后面,有一条天蓝色的围巾格外醒目,戴围巾的是我们知青点的J(6年后成为我的妻子),她是宣传队的编剧。J的身后远处是山坡上成片的绿色松柏。那条天蓝色的长围巾围在J的脖颈和头上,是黄土地、绿松柏和黑棉衣之间的一种特殊颜色。
演出继续,我们四个小伙子的节目《四个老汉学公报》,用夸张的舞蹈动作和念、唱,宣传当年中共中央的会议公报。
在绿色松柏映衬下,那条天蓝色的长围巾一直在寒风中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