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文摘周报》上看到一篇摘自《健康时报》的文章,是叶依撰写的,题为《炒菜别再先热油》。
文章写道:炒菜先倒油,等油烧到七八成热,再把菜或者肉倒进锅里煸炒,这是很多人的习惯。其实,现代技术深加工出来的食用植物油,比如花生油、大豆油,已经不太适合在菜入锅之前先烧热了。因为安全达标的食用植物油是可以生吃的,一热就会热掉营养物质。
花生油容易消化,含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含量。花生油中的麦胚酚、卵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还可以防止皮肤老化,保护血管壁,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改善人脑的记忆力。但这些营养物质,一经过加热烧熟,就基本上被烧没了。大豆油也是如此,它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D和丰富的卵磷脂,其它各类植物油,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医疗保健作用,但这些优势经过一烧,剩下的基本上是过氧化物和脂肪了,反而增高了血脂。
专家建议,炒菜先倒油的习惯应该变一变了,用油更多的是一种“点缀”。在菜出锅之后或出锅之前放少量的油。这和凉拌菜的道理是一样的,其实油本身都有香味,只是需要改变我们的烹饪习惯。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它至少使我明白了一个很久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何连植物油吃多了,也会血脂高。可是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炒菜不先热油,还是炒出传统菜肴的香味吗?中国传统的炒菜应该如何烹调才能又好吃又健康?
不过,我倒是可以多做一些饺子、包子和馄饨等包馅类的食品,还可以多做一些凉拌菜和汤菜,这些吃法中植物油有益营养成分不会被破坏。
炒菜究竟如何做?还要认真考虑一番。不知您有什么高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