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排练俄语话剧的轶事

(2007-12-05 11:34:21)
标签:

校园生活

高中生活

排练

俄语话剧

《刘胡兰》

分类: 记忆碎片

    1965年末,凛冽的寒风在唐山第一高中的校园里呼啸,光秃秃的树枝在北风中摇曳。大礼堂的舞台上,却气氛热烈,高三的俄语男生快班和高二的俄语女生快班正在排练俄语话剧《刘胡兰》。导演是高三的俄语男教师张本老师和高二的俄语女教师赵桂兰老师。赵桂兰老师从前苏联来中国时间不长,她的母亲是苏联人,父亲是中国人,她从小生活在苏联,俄语讲得十分纯正流利,但汉语稍差。两位老师促成了这两个不同年级的班级联合排演俄语话剧《刘胡兰》。

    当时,我在高三这个班当班长,我的妻子J在高二那个班当班长。我们协助老师组织排演。J所在那个班的文艺委员N扮演主角刘胡兰,我所在班的文艺委员H扮演国民党匪军的连长。我扮演被拷打的民兵,J扮演刘胡兰的母亲。村里的群众、国民党匪兵、地主等角色分别由两个班的同学扮演。

    排练进行得紧张而有序。突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国民党匪兵拷打我时,扮演刘胡兰的N要站出来对匪兵说:“住手!”为了让刘胡兰的扮演者N恰当地运用语气,张本老师指导N时先用汉语说:“住手!”赵桂兰老师没有明白,眼中带着疑问:“Помощник(助手)?Почему(为什么)?”张老师明白赵老师误解了,马上解释:“Нет, не  помощник,а нельзя  побить!(不,不是助手,而是住手!)”赵老师连连点头:“Понятно,Понятно!(明白,明白!)”

    话剧在预定的时间完成了排练,在学校的大礼堂正式演出,获得成功,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