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乐乐去参加英华书院面试(第一轮)的日子,我因要上班不能随同,只能和乐爸爸一起送他到学校,然后离开,依依不舍。乐乐则由乐爸爸陪同等候面试。我看到了现场乱哄哄,不大的校园挤满了考生和他们的家长。一时间那种竞争激烈和压力得到无极限的升温。1500人中只录取50人!在这许多人中,绝大多数可能只能是陪跑的份,包括乐乐。
据乐乐后来讲述,他说面试很容易,很简单。他说没有什么特别。我追问他感觉怎样?认为自己有没有机会?他发挥自己的一向的平和心态,说,他自己感觉很普通,但应也没有问题,估计可以通过,也可以不通过!得!我问了也是白问。
后来,我要求他把面试的过程讲述一遍给我听。他说,面试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每五人一组。开始要求每位同学朗读两篇文章(朗读前有五分钟的准备时间),一篇中文,一篇英文。然后老师就两篇文章的内容向考生提问。这一考核学生中,中文方面自不用多说,英文能力的部分乐乐自我感觉良好,他说自己能顺利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只是口述,我无法知道文章的内容和老师的问题,但是我也相信乐乐在这一部分应该是可以轻松应付的。尤其是英文部分成了乐乐最有把握的部分,面试时只要求考生朗读一篇豆腐块的小文章,然后就文章回答问题。乐乐现在每天在李老师的打卡圈里朗读《哈利波特》,至今已将近整整一年(目前已朗读到第四本《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不曾想到的是,每天坚持朗读英文小说却无心插柳的为升中的英文面试作了最充分的准备,这事只能另找时间记录分享。)那么长的(小说)文章他都读得非常的流利顺畅,并乐在其中。相对于面试的英文文章要难得多,所以每场面试英文部分,我听到乐乐轻松以对,总是会在心里感激李老师的英文原版书,多年的点滴坚持,不费吹灰之力,却水滴石穿,使得乐乐在小学阶段攻下了在别的同学眼里最难的堡垒。实在感恩!!
其实整个面试过程的时间并不长,朗读和提问完文章后,又进行了小组的讨论形式,五位考生聚在一起,老师出了一个主题为:学校要举行一场名为“欣赏学习周”的活动,要求考生们讨论一番,该如何举行这个活动?由每位同学轮流畅所欲言,主考的老师全程没有发言,只是在一旁观察和记录。这种题目应该是面试中比较难的部分,由于是比较自由的讨论发言,这样的考核也可以从中看到考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个人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还有与人合作共处的能力,以及在集体中发言的基本礼仪举止等等。有经验的面试考官应该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各考生的表现而得出判断的。
但是对于乐乐,我则希望面试以个人“一对一”的形式比较好。我私自以为,乐乐内敛平和的性格在这种集体自由发言的面试中不会有优势。但是,这次我的估计并不准确,我好像有些小看乐乐了。他说,当时小组面试发言时,他是第一个提出方案的同学,而其他的几位同学也有发言,有的同学说了很多话,但他们都是附和乐乐的提议,并没有提出更好的或是和乐乐不同的方案。
我好奇地问乐乐,那你提出的是什么方案呢?
他说,因为要举行“欣赏学习周”,我便提议可以在学期末进行,可以举行一场“欣赏学习周“嘉年华会,在会上举行各种各样的节目和活动,让不同的同学在嘉年华会上展示自己的不一样的才华而得到其他人的欣赏。另外,老师也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上抽出一点点时间做些活动,让同学们有机会互相欣赏对方。
从乐乐的讲述中,我可以感觉出他在考场上的落落大方。适时的,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在和其他同学讨论的过程中,他不抢风头,也没有夸夸其谈,点到即止,没有作过多无谓的附和,表现出如平常一贯的沉着与冷静,这和生活中的乐乐如出一辙。平时如战时,战时亦如平时,我想道理就都在这里了。这样的表现大概也是任何突击的面试训练班都无法在短时间速成的。所以,我在乐乐身上看到了自信,也得到了动力和信心。
有网友开玩笑,说我是升中的”勇士“。听得我哈哈大笑,实在是不敢当。但是升中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的滋味也只有经历过的家长和学生们才能深深体会。我们依然在路上。。。。。。
心中要感谢的是乐乐的努力为他换来了比别人多的机会,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也使得他在这场小升初的战争中愈战越勇。
就在我写博文的同时,其他全港顶级名中学的面试通知书陆续飞进我家的邮箱。接下来的日子,我还会抽空继续分享升中的历程与所得,分享我们一路的酸甜苦辣。相信这一切是乐乐人生路上一份无比宝贵财富。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