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

2018-04-16
乐乐10岁4个月 远远10岁1个月
图文/乐妈妈原创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我把这首唐诗抄在小白板,放在餐桌前,让孩子们饭前,饭后读一读,看一看,他们很快会背诵了。我自己查过之后,只告诉孩子们『圆魄』的意思是指月亮。然后,我问乐乐,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
除了『圆魄』二字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之外。乐乐说,”这首诗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和我们眼睛看到的不一样,很多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比如我们这里过的很好的生活,但是,我们不知道别人那里是怎么样的;再比如我们是晴天,他们可能是有风也有雨的;相反,也可能我们是风雨天,他们是晴天。所以我们不能总是想到这个世界到处都是一样的。“
不管怎样,只是字面上读了几遍,乐乐的见解和说法我还是很满意的。他能从诗句中领悟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我们不应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还要看到另一面。这已经足够了。而诗句的理解也是因人因时而异的。我比较喜欢平时有机会和孩子间的这种看似不着边际的闲谈。但是就是这样无用的瞎扯却可以让我在孩子的身上培养出有用的东西。

最近,只要用空余的时间,我会带孩子们看《中国诗词大会3》,孩子们平时也有零星的背些唐诗。由此他们对于古诗词便有了更深更好的认识。当看到每个选手出场时都会有一句豪情壮志的开场白,而且是引用某一句古诗句。我无意问乐乐和远远,“假如你们是选手,你会选哪一句古诗作为你自己的开场白。”
因为只是看电视时的瞎胡扯,乐乐说了哪一句我倒是忘了,而远远脱口而出的诗句让我为之一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归。”(出自唐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归(还)。)
不破楼兰终不归!多大的决心和壮志。我很开心,不禁为远远点赞。。因为是讲有关战争的,远远特别喜欢而有印象。王昌龄的这首诗已经背过一段时间了,当时也是只有背诵,没有给远远更多的解析。但是,他可以从字面得出自己的理解,并且用在这里,拿这样一句诗句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境。实在也令人刮目相看,毕竟远远在诗词上的积累还是寥寥无几呢。
我再问孩子们,”如果可以让你们在《中国诗词大会》挑个选手来PK,你们会选谁呀?“
远远说,“我喜欢和陈更PK!我觉得她很厉害。”
乐乐却给出了意外的答案:“我想和康震老师PK!
“
我暗自偷笑,心里却不由得仰视孩子们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永远不要嘲笑孩子们的天真,说不定孩子们将来哪天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孩子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实现自己梦想的一生。
平时也是学校放假才有空余的时间看节目,那天也是假日,但因为时间太晚了,我不答应孩子们再看《中国诗词大会》,叫他们立刻上床睡觉,乐乐嘟着嘴叹道:”唉,没有诗词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就凭着这话,当晚,他们破例看到了很晚才睡。

前不久,因为孩子们在聊天中提及牛津大学,我便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有关牛津大学的记录片和孩子们一起观看。那是介绍牛津大学的概况和大学建筑特色的片子。当讲到牛津大学那些不同时代各具特色的建筑物上的窗户时,远远把眼神瞟向我家的窗户,发出一声赞叹,”哇,我们这里的窗户也很好看!“
远远的话引来了乐乐的笑话:”哎呀,远远,我家的窗户哪里像牛津大学的窗户呀?!“
远远不同意,接着说:"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的窗户也很漂亮,又现代化,又安全,我觉得和牛津的窗户一样好!”
乐乐接着笑:“那是牛津大学,我们家这种窗户不能比耶。牛津的那些窗户是很有古典的建筑特色的,都是古色古香的,特别出名又好看。和我们家现代的窗是不一样的。(乐乐的意思大概是要两者没有可比性)”
远远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反驳:”可是,我还是觉得我们这里的窗户很不错耶!安全又舒适!“远远说着放心地,带欣赏的表情看了看我们家的窗户。非常满意的样子。
有的成人听孩子们的话之后可能会笑话远远的幼稚无知,竟说我家的窗户可以比得上牛津大学的?!也也许会肯定乐乐的理智和见多识广。但是,当时,我没有取笑远远,我也没有夸奖乐乐。我点头表示同意远远的说法,我们现代的窗户,而且像我们这样平民住宅的窗户无法比牛津大学的窗户,但安全又舒适,远远的想法值得鼓励。我又同意乐乐的说法,他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远远提出的问题,这源于他自己的见识和积累,知道两者差距太大,乐乐的思想更趋成熟。我告诉孩子们,他们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由于我的公平中立,成就了孩子们各自的想法。也在较大的层面上给予他们各自的肯定。他们在我这里看到自己的长处,也学会欣赏对方的见解。如此甚好!
又一日,放学路上,不知怎么地远远问起我,司马迁是不是司马光的祖先?(大概是受乐乐在读《史记》的影响,远远也开始对司马迁有所了解
)乐乐听了哈哈大笑,他抢在我的前头对远远说,“哎呀,司马迁不能娶老婆还能有后代呀?!远远,司马迁是汉朝人,而那个砸缸的司马光是北宋的,他们俩应该没有祖先和子孙的关系,司马光是写《资治通鉴》的。”
我冷不丁被远远问到,还在思考问题时却被乐乐的话也逗笑了,:“对呀,司马迁不是受了宫刑,哪来的司马光是他的后代呀?”我即时赞赏了乐乐的快速反应,而且回答的非常准确。乐乐却又笑了,他说:“妈妈,可是这也可能不是绝对的事。还有一种可能是司马迁当时没有真正的遭受宫刑,而是假的,这样他就可以娶老婆生儿子而有后代了。“
哦,如此倒是好像也说的过去。我的脑子没有乐乐转的快,只好承认他的假设。
乐乐又接着说:”妈妈,还有另一种可能,司马迁后来领养了儿子,而他领养的儿子跟了他的姓,再传后代,也可以说是他的子孙喔!”
最后,讲个压轴笑话;话说某日,乐乐给远远讲了一个不知哪里学来的“低级笑话”,说是一小学开运动会,开幕式上,一年级的口号是:小一小一,勇夺第一!
二年级的口号是:小二小二,不甘落后!
三年级的口号是:小三小三,爸爸最爱!
还没讲完,乐乐自己就哈哈大笑起来。远远却开心不起来,说,“我都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为什么爸爸爱小三?”
乐乐边笑边解释,“小三,说的就是两夫妻结了婚的第三者。爸爸在外面有了女人或是有女朋友。”
但是,为什么爸爸会喜欢小三呀?我还是不明白!
就是说爸爸喜欢那个女的。。。。。。唉,你不会明白的啦。
那你就再讲给我听,到底是为什么嘛?
现在讲了你也不明白,长大了就会明白的啦!
可是你也还没有长大呀,为什么你就明白了呢?我还是不明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