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上学路上说育儿
2013-11-04 乐乐5岁10个月29天
图文/乐妈妈原创
接着上文的话题,说到早晨家长能亲自送孩子上学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除了在上学的路上,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交流,能增进亲子感情,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亦能防范于未然,为孩子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当然,如果只是送孩子去上学,这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只要能走路的人都可以办到,但其充其量只能是一个运载的工具,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就万事大吉了。但这样的接送对孩子的教育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从乐乐开始上幼儿园,我几乎坚持每天送他去学校直到现在上小学一年级(当中只有幼儿园大班/K3一个学期因为上班的时间无法配合而选择坐校车。),早上我通常是尽量早几分钟起床,给孩子预备宽松的时间,让他独自穿衣洗漱,收拾必备物品,另外,他还能腾出20分钟自己早读。也保证上学的路上我们俩有着较高质量的交流和互动。
清晨下楼,有点小刺眼的金色阳光,轻爽的晨风,常常能一下子调动孩子的情绪,让他在瞬间快乐开朗起来。走起路来是一蹦一跳的。话匣子也会在同一时间打开,孩子美妙的一天就在这无限的轻松与惬意中展开了。。。。。。
也正因为长期以来亲自送孩子去学校,我亲眼目睹了形形色色的家长。我几乎能凭着上学路上,对于家长和孩子短时间的观察来大致判断这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情况以及他家的亲子关系如何。良好的家教和亲子的关系大都差不多。大人会拉着孩子的手,一路走来有说有笑,到了学校平静愉快的说再见。一些有智慧的家长会选择不直接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而是在百米之外目送他离开,看着孩子迈着坚定而轻快的步伐走进校园,主动和老师问早安。这样的家长收获的将会是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然而,上学路上的一些状况,看来总或多或少令人担忧,使人惋惜。最常见的是校门口很多家长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拽着小书包,风急火燎的冲进校门;有的则是用BB车,推着孩子,风驰电掣的,而车里的孩子竟还在梦乡中;也有家长是驾着车到校门口,再从车里把睡着的孩子直接送进教室。(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在想,是不是应该叫那些家长哪天试着躺着睡觉,再让人用手推车推着他去上班,到了上班的地方弄醒他并叫他立刻工作。看看他是否能在这种截然相反的两种状态下,瞬间完成两种角色的转换,那该是多么痛苦难熬的过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况是幼小的孩子!)。
还有更糟糕的,有老人带着孩子一大早就出门往学校赶,但他们不是为了早些到达学校,而是一路寻寻觅觅,看看路边或是垃圾桶里有没有可再利用的东西,边捡边赶路。更有甚者,一些有纹身的爸爸或妈妈一手夹着烟,一手拉着孩子骂骂咧咧的赶路,而孩子手里还拿着零食。。。还有家长让孩子在马路上用早餐,他们通常是一手拿着面包,一手抓着饮料,一路匆匆而过。赶到了学校,『早餐』有时吃完了,有时还剩一半。还有佣人送孩子去上学,但电话不离手,孩子面无表情跟在后面,有是竟捡地上的垃圾,佣人姐姐根本却浑然不觉,他们一前一后,到达学校,她只是招招手示意孩子走进校门,而电话始终没有停止,继续煲着电话粥离开学校。当然,还有那种几个大人(家人及佣人)一起簇拥一个孩子去上学,佣人帮背书包,家人帮拿衣服食物等,孩子自是两袖空空,一路欢跳。。。。。。
最近,我还注意到乐乐学校有一对非常特别的母子,早上,他们俩总是每人驾着一辆有款有型的滑板车去学校。开始倒觉得利用这种交通工具上学不失环保意识,也许对孩子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很可惜,时间长了,我经常看到他们母子都是迟到的。他们到达学校时早已过了学校规定的时间,奇怪的是那位妈妈竟不觉什么不妥,即使每天迟到。他们骑着滑板车,呼啸而来,造成非常特别的一道风景线,在早晨上班上学的人群里格外的显眼。妈妈和孩子也是一脸的得意,似乎是为着他们的与众不同,更享受着他们的亲子乐趣。
我不认识这位妈妈,但总觉得看着有点面熟,有一天,在学校门口又见他们迟到时,我突然想起,原来这位妈妈有两个孩子,大的就是和她一起驾滑板车上学的儿子,(看他的样子大约是三年级的学生),而小儿子在乐乐以前的幼儿园上学。记得一天(那时,乐乐还在幼儿园上学),他带着小儿子去幼儿园结果迟到了,那家幼儿园的规定非常严格,如果迟到,就绝对不让进校门,要求半个小时后才能再进学校。结果他们母子被拒在校门外,这位妈妈竟自校门口破口大骂,说学校很离谱,记得当时她说:“有没有搞错!我有两个孩子,早上要一一送去学校,忙都忙不过来,迟到一会儿有什么关系呀?为什么不开门?。。。。。。”记得当时我刚送乐乐进幼儿园后走出校门,刚巧听到她在大吵大闹,所以至今还有印象。
原来这位妈妈是迟到大王。也许她要带两个孩子,真的很辛苦也很不容易。但这似乎不能成为迟到的理由吧。我不知道学校是否有给他们迟到的特权。她每天和孩子开心的驾着滑板车去学校,很爽很拉风,我想,她是位难得的妈妈,她很努力给孩子制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和孩子建立了很不错的亲子关系,但同时,她也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让孩子守时间,守信用,一个教孩子做人的很起码的道理。顾此失彼,实在得不偿失!
在这个大千世界,就注定有形形色色的家长和孩子。也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教养孩子的路上,爱或许从来就不缺乏,但如何才能爱之有道却需要为人父母者长期不断探寻。爱子心切,但规则不能忘。那句老话还是有道理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与父母们共勉!
(一点心得分享,欢迎指正
)
乐爸爸有时为孩子做些手工玩具倒是精致,这个『弹弓』的灵感来自愤怒小鸟,它是我们儿时的集体回忆,也成了今天孩子们的至爱之一,出门天天带在身边。难得找到适合玩的地方把孩子们乐的。。。。。。


再见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