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纪录片《热带雨林》解说词
(2011-07-14 15:07:00)
标签:
杂谈 |
《热带雨林》解说词
这是我们地球上最后的边缘地带——丛林,即热带雨林。雨林虽然仅占陆地的百分之三,却汇集了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物种,那么多的动植物的种类,是如何获得自己的生活空间呢?
在最幽暗的森林地表上,看上去毫无生气,只听到多种生物的鸣叫,这是一只雄性极乐鸟正在做着“征婚广告”,它的表演很精彩,不过它并不是唯一给人深刻印象的极乐鸟。
在巴布新几内亚岛上大约有40多种不同种类的极乐鸟,每一种都有令人惊异的外表。来福枪极乐鸟,像其它丛林动物一样,极乐鸟也尽量避免相互竞争,因此,它们生活在这个丛林岛屿的不同地方。
六羽极乐鸟正在它的森林地盘上表演独舞的舞步。华丽极乐鸟喜欢呆在低矮的灌木丛上,各种雌鸟却穿着朴素的衣服,雄华丽极乐鸟有着嘹亮的歌声。但要给雌鸟留下好印象的话,它还需要加倍努力噢,那就全依赖于它的表演,一只雌鸟满是怀疑地看着它,因为这只雌鸟非常地挑剔,不过这次她已准备好了与之亲密接触。她先看看雄鸟的左边,又看看雄鸟的右边,印象非常深刻,可是雄鸟够不够华丽呢?哦,天呀,她飞走了,这就说明了一切。
一代代追求异性的动力促使它们进化出不平凡的外表,它们知道越是与众不同越能吸引对方的注意。
巴布新几内亚岛地处热带,赤道从岛中穿过,大量的降雨和24小时的日照。一年365天,天天如此,造就了这里茂密的雨林,只有3%的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雨林的地表上。在这里,各种苗芽奋力地向上生长着,只为了摆脱黑暗的束缚。雨林中树木的死亡虽然令人伤感,但若保持雨林的健康,这种事情必须发生。太阳一瞬间的光辉也能给森林地表带来生命。一公顷的雨林就可能容纳250种不同的树木,为英国的10倍,对阳光的渴望引发了这场生长竞争,没有时间去浪费。几天前才落下的种子突然破土而出,在这么多的竞争者面前,有一个好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面前,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方式。阔叶木发芽速度虽然不慢,不过它们的策略还是稳扎稳打。
蔓生植物和攀爬植物一样,把全部的力量用于垂直生长,而不是横向生长,尽管需要很好的对象支撑其生长,对于这些蔓生植物来说,疯长是它们唯一的思想,它们的生长锥如套索般圆形移动,来寻找可以攀缘的物体,因此向支撑的树移动时,它们会不断地伸展,但不会断裂。
在这个舞台的其它地方,第一个长满地面的就是血桐等大戟科植物,它的大叶子捕捉了相当多的阳光,所以加速了它的生长,结果是,这种血桐一年能长8米,几乎超越所有竞争者。在这个长高的比赛上,众多“运动员”中只有少数可以通过终点,大部分植物因为缺少阳光而生长缓慢。
在接下来的至少4年时间里,地表将暗无天日,但比赛还没有结束,最后的胜利者是这些长得又稳又慢的阔叶树,短命的先锋植物衰败的时候,阔叶树就取代了它的位置,这棵50米高的树,将在剩下来的200年里汲取它所需要的阳光。
雨林的顶部树冠层——雨林的动力室,在这里可以找到大量的雨林动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这里有着丰富的蔬果,尽管这样,收集食物也是不容易的,因为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树木全年不同时候都可以开花结果,食物就更加丰富了。绢毛猴,为了生存到处寻找树冠层的食物,寻遍了世界的雨林,只有一种植物一整年都会结果,这就是无花果树。不管怎样,无花果树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在亚马逊,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蜘蛛猴,这些灵长类动物最爱吃无花果,但它们也不会轻松地享受下去,还有猴子在觑觎着,这些长须帝髭獠狨(学名叫~胥猴)也想霸占无花果树,但因长得细小也很容易受到惊吓而力不能及。松鼠猴也很小,但它们以数量取胜,它们在树上分享着时光可能很短,所以尽量多找东西来吃。卷尾猴恃强凌弱,它们也来抢夺无花果。
无花果树是少数全年结果的树种之一,所以,当其它食物缺乏的时候,无花果树仍然会有果实,即使对吃叶子的吼猴来说,无花果也是不可错过的。这些大猴子就不是卷尾猴所能赶走得了的。无花果非常受欢迎,甚至可以吸引多达44种不同鸟类、猴类来交替进食。因为结果实的树很宝贵,许多猴子都有自己的领地,如果你居住在树顶上,那么可能没有比这种声明领土权更好的方法了。合趾猴,通过叫声来联系公猴和母猴,以及家庭其它成员加入进来,猴群开始活跃起来,它们的叫声超过一英里远,传递的信息相当明确,它们在告诉其它合趾猴邻居,这里是我们的领地,非请勿进。合趾猴通过声音广播来统治领土。可是在雨林这个物种多样的国度里,还可听到更多的声音,森林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曲调。
在清晨,森林合唱团特别热闹,声音在冷空气中传得更远一些,有的声音可以穿透密密的植物被。例如这一只重低音独奏——雄红毛猩猩。时近中午,声音稀少,雨林中温热的空气也阻挡了声音的传播。午后,各种各样的声音又开始活跃起来。昆虫鸣得很和谐,它们按照时间规律来互相传达着信息。许多“歌唱家”都严格地按照日程表来进行自己的鸣叫。蝉,很准时地在早晨6点钟开始鸣叫。夜晚带来了新的“管弦乐章”,那就是震耳欲聋的各种蛙鸣。可是蛙类只能听到同类的声音。蛙求爱的声音此起彼伏。雄性红眼叶蛙,正从树顶上下落,在慢镜头下,可以看到它们用自己巨大的蹼趾控制着方向如同降落伞。这些大树蛙,大部分时间在高高的树冠层生活,只有在交配期才下来,当它站定后,它们开始给还没有出现的雌蛙唱小夜曲,现在是雌蛙开始行动的时候了。虽然不乏众多求爱者,可这只雌蛙已做出决定,她在朝着鸣声最大的雄蛙走去。对雌蛙来说雄蛙叫得声大就是美。雌蛙赶过去也要注意其它小一号的雄蛙,那些雄蛙的交配机会就是鬼鬼祟祟地进行偷袭,一只雄蛙得手了,便会有更多的雄蛙朝这边赶来。脚蹼用来滑翔,也可用来干别的事,两只情侣其乐融融,三只就多有不便了。如论如何雄性蛙都需要用干燥的脚趾如虎钳般地紧紧抓住雌蛙湿滑的皮肤,先来先得。
在这种潮湿的环境下生活,使得树蛙可以摆脱水塘的束缚,因此它们无需在水中产卵,卵干死的机率很小,在这里,也能免于被掠食者吃掉。
雨林虽然不是天天下雨,但是这里仍然比地球上其它地方下得多,平均年降水量可达2米,一棵树每年可吸收几百吨的水,不过树木也无法全部喝掉这些水,多数被转换成了水蒸气从而形成了薄雾和云。在亚马逊,世界上最大的原始森林,有半数的降水被树木再次转变成云和降水并循环使用,有这么多降水量,世界上多数的大河都在雨林里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雨林深处,十分潮湿的环境,非常适合一些生命在腐植质上生长。如这种粘菌类变形虫正在地表上蔓延,它们以细菌和地衣为生。真菌类也以腐植质为生,这些仅仅是真菌的一个子实体,看不见的地表还有它的广大的菌丝网络。
在湿带森林里,落叶形成的腐植质层可以贮藏养分,可是这里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土壤中的养分会被雨水冲走,真菌用地下菌丝连接在树根上,它们很快吃掉死植物,真菌因此帮助树木,直接供给树木所需的矿物质。这种生态循环的速度,比地球上其它地方要快得多。
据说热带雨林里有近百万种菌类,但具体数量仍然无人知晓。有一点可以确信,没有菌类就没有雨林。雨林里的一切都不能浪费,像这种甲虫及幼虫就以菌类为食,幼虫寻找菌类当然比较困难,不过在父母的引导下不费吹灰之力。
令人惊奇的是,地球上有80%的昆虫居住在雨林里。蚂蚁是雨林昆虫中的佼佼者,每公顷可达800万只,不过雨林是不会让它们任意逍遥的。这只弹蚁正在出现令人担忧的症状,一种叫做虫草的寄生菌的孢子已经侵入了它的身体,寄生孢子直接入侵动物的大脑,失去了方向感的弹蚁,只好用颚咬住茎,这些病蚁迅速地被工蚁发现,并迅速地将病蚁弄到远离巢穴的地方,这看起来有些极端,不过不是没有道理的,有点像科幻小说。虫草的子实体从蚂蚁的脑袋里长出来。三个星期的生长期。长成后,孢子将从蚂蚁的头顶上脱落,然后,附近的蚂蚁将面临死亡的危胁,这种剧毒的菌类足以杀死整个蚁群,而且杀死的不仅仅是蚂蚁,大约有1000多种不同的有毒寄生菌,而且它们都归属于同一种,这种攻击对雨林生物的多样性起着肯定的作用,这种寄生虫能阻止某种生物种群的优势,越多的物种产生,就会遭到越多的寄生菌的攻击。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雨林也变成了许多非常特别的动物的家,这一种动物在婆罗洲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这是一种会飞的狐猴,叫鼯猴。因为真正的狐猴不会飞,所以它又不属于狐猴,实际上很难确定它到底属于哪种动物。鼯猴靠吃嫩叶生存,为了吃到足够的嫩叶,它必须在树与树之间穿梭移动。嫩叶的营养虽然不太丰富,但在雨林里毫不费力地就可以找到的。在一个晚上,鼯猴可以穿行2英里的路程,利用它们的滑翔技能完成这个任务相当简单。在激烈的雨林竞争中,取得胜利是需要一些秘密手段的,这让一些生物,在动植物之间,进化出了非常的关系。
这是婆罗洲的猪笼草(又叫捕虫草),为了适应营养稀少的土壤,这种像瓶状的植物用内侧唇瓣蜜腺分泌物来吸引昆虫,当昆虫被引诱过来时,光滑的内侧唇瓣使得昆虫很少有机会逃跑,多数被淹死在这个被称为“水坟”的花心里。猪笼草底部的是一种神秘的生化酶,它用来帮助消化猎物,以此给猪笼草提供营养。但并不是所有的来访者都会遭到此噩运。红蟹蜘蛛终身生活在猪笼草里,它们用丝线吊住自己,它直接以掉入猪笼草陷阱的小动物为食,而不用去织网捕猎。蚂蚁掉到陷阱里了,红蟹蜘蛛便静静地待它淹死,直接坐收渔翁之利。要生存,蚂蚁必须远离蜘蛛的魔爪。但是利用猪笼草的陷阱意味着红蟹蜘蛛照样可以美餐一顿,但红蟹蜘蛛也会来事儿,它也不会将一个上动物全部吃光,也会留下一些给猪笼草,来为猪笼草提供营养。有的食物,例如蚊子幼虫在瓶了的底部,看上去好象吃不到,不过红蟹蜘蛛自有办法,它会带着一个空气泡泡,潜到猪笼草的底部,一旦猎物到手,红蟹蜘蛛还可以从水中全身而退。猪笼草好象是红蟹蜘蛛的一站地商店,但它并不孤独。可见雨林中到处都存有竞争,即使在猪笼草的小小水域里。
雨林的特殊环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但由于寻找食物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很多雨林生物都长得很小巧。但有一个地方是个例外,这就是非洲的刚果,辽阔而原始,也是最不被探索的原始森林之一。
从这里来看,这里的雨林和亚马逊及东南亚的雨林没有什么两样,但从上往下看,你就会发现有出人意料的东西存在,整个森林里的地面上有数不清的大路和十字路口,一定是一些大家伙踏出来的。森林大象长途跋涉来此寻找食物,为了生存它们必须隐没在幽暗的森林中。处于森林的中央地带有一块旷地,把大象从四面八方吸引过来。森林象群的个体数量比起稀树草原亲戚要少得多。现在我们见到的可能是两个象群,一个月来,它们第一次在这个旷地里见面,这对于成年公象来说,是摆脱孤独的大好时机。大象不是唯一被吸引到这空旷地来的动物。邦戈羚羊也是除了在空旷地很难见到的动物。所有这些森林动物来到这里是为了收集埋在泥土下面的、对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大象的鼻子可以说是得到了完美的利用,这一工具使大象得到了它想要的东西。大象首先用鼻子驱走覆盖在上面的沙土,最终十分满意地将大鼻子插入到再深一层的土中,汲取一种特殊的矿物质。而这种矿物质难以从它们的食物中获取,这种矿物质虽然有点牙碜,不过到了血液里也就没什么了。粘土也可以吸收中和吃得的叶子中的毒素,到这里还有一个好处,这块空地是唯一可以聚集并展现大象群数量的地方。当它们返回树林时,它们将再一次分开。
如果说雨林中的大型动物是相当稀罕,那么群居的大型动物就更加稀罕了。这些掠食者,不仅可怕,而且还十分强大,它是什么动物呢?它就是非洲的黑猩猩。非洲的黑猩猩,它不仅生活在地表上,也生活在树冠上,很少有丛林动物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它们在树冠上寻找食物,无花果是黑猩猩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你看这只黑猩猩吃得多欢,好象嘴里永远也填不满似的。这是乌干达的热带雨林,这里有些特别,这里的食物其实是很丰富的,丰富的食物养育了大量的黑猩猩。150只黑猩猩,这个数量迄今为止在非洲是最大的黑猩猩群落。众多的人口意味着要有广大的领土,也就是说需要很多无花果树,为了食物也值得为它而战。每当它们发现自己的领土被邻居们侵入,它们就会发出一种声音,就是在宣布要去搜捕侵犯领土的邻居们了。只见它们离开居住的中心地,巡逻队开始保持缄默行军,不时地停下来倾听一下,敌人的行迹被发现并仔细检查,猩猩战士们已经快要到达国境线了,所有成员都保持着高度警惕,它们必须将耳朵竖起倾听,等待着时机。突然,一个陌生的声音出现了,猩猩们个个抬头注意,在这个非常的时刻,对手的具体情况还不得而知,就在不远处,猩猩的邻居们正在无花果树上进食,它们还不知道危险正在接近。巡逻队继续向目标进军,在接近对手之前,它们必须保持缄默,这时只听头领一声吼叫,攻击开始了!为了壮声势,它们一边叫着,一边击打着树根冲向战场,那种疯狂和野蛮无法形容。几只公猩猩将一只母猩猩逼到了绝路,面对这凶狠的攻击,这只母猩猩只是侥幸地活下来,而另外一些入侵者就不那么走运了。
战斗胜利了,却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场面——敌人的孩子被抓住并杀死,被这群黑猩猩吃掉,捕杀敌人虽然有利于保证自己的食物供给,但是,还搞不清楚它们究竟为什么要来吃同类,也可能是为了获得额外的蛋白质吧。团队合作使这群黑猩猩取得了胜利,但是它们很快将盛极而衰。雨林中激烈的资源竞争使得没有哪个物种可以统治这块地方。
雨林的物种多样性正在消失,而雨林却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微妙平衡的关键,大肆破坏雨林最终伤害到的是另一种伟大的猿类,就是黑猩猩的近亲——我们人类自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