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好诗词的基础:文从字顺

(2022-06-21 09:22:08)
标签:

转载

分类: 十、新诗学步、诗苑杂谈

写好诗词的基础:文从字顺

白也者 

 如果把句子比喻成一条路,那句子中的每一个字就都是一块铺垫这条路的石头。而文从字顺的句子,就是一条平顺的路。在句子来说,铺路中考虑石头自身特点,让石头之间两两契合的铺路之法,就是句子的造句之法。每个石头都是一个字,石头不同,字也不同,石头的契合是从石头的形状大小出发去考虑契合,而字的契合在诗句中则是考虑字的声与义去考虑契合。

 

石头的形状和大小决定了石头要放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而字的发音和意思也决定了字的使用情形。比如开头用了一块很大的石头,那第二块就不能太小了,不然就会有很大的落差,第一块放了个倒三角形状的石头,第二块就不能放一个圆的方的,要放就要放一个正三角的石头与它互补,这样两块石头铺完之后,才会平稳顺当。而在句子,如果我们开始用了一个月字,那么就不得不去管这个月是月份的月,还会月亮的月。如果是月份,那后面跟着的就是月余、月初、月满、月尾、月半等这些可以和月份搭配的字,而如果是月亮的月,那后面跟着的就是月明、月暗、月缺、月隐、月斜、月低、月高等等这些可以和月亮搭配的字。

字用的妥帖稳当,句子就会妥帖稳当,也就是平稳。很多人看古人评诗,说用字稳,都会有疑问,为什么说用字稳,其实稳就是妥帖得当。就像正三角的石头与倒三角的石头相互严丝合缝的契合,这样两块石头放一起就会很稳。

王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中的青字是随着日色越发变青的意思,而不是简单的一个青色而已。日色冷是说日落天黑,日落天黑,青色这种深色就会突出显现。而当他写出一句成熟的诗句之时,其实包含了他之前无数日夜对诗句内里的打磨。

 

回到文从字顺上来,无论是开始所讲的石头修路,都是在说造句的时候,要考虑每个字的和谐问题。注意——这里说的是每个字的和谐问题,而不是一两个字之间的和谐问题,比如一句五言诗,就是整个句子五个字之间的和谐问题,而不是第一二个字或者第三四第四五个字之间的问题。同理,七言诗就是整个句子七个字之间和谐问题。

文从字顺是造句的基础,这不关句子的审美表现。和谐也说的是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说句子的审美特征。无论是平易还是奇彩,抑或是雄浑、沉着、硬瘦、奇崛等等,诗句里每个字的关系都是相互和谐的。

 从古至今无论什么样的文人,其下笔造句,都是以“珠圆玉润”四个字为主。无论什么样的书法家,其着手落笔,也以“珠圆玉润”四个字为主。珠圆玉润就是文从字顺,字字和谐。这是非常精深的功夫,也是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说是很精深的功夫,在于只要具备了这种功夫,那么写出来的诗句就可以让人去360度无死角的去分析,而且越分析,越觉得不可及。而要拥有这种功夫,首先要具备的就是需要懂得文从字顺在造句中的重要性。

知道了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去练习,去不断精深自己的造句功夫。现在我们已经从前面的分析中,知道并懂得了文从字顺在诗句中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性的练习。

如何针对性的练习呢?两个办法:

一,以古人大家为参照,带着文从字顺的思考,去精研他们的作品,逐字逐句去分析他们是如何造出文从字顺的诗句的。

二,和学画画一样去写实写生。写实写生,参照物是现实中实在的事物,而现实中的事物是天然的,合情合理的,无懈可击的。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去靠想法去练习写诗,也不要不知不解的去仿写古诗,用一个和古诗大差不差的虚构情景,来将诗写成。因为无论是自己的想法想出的事物,还是虚构的情景,都会有很多的漏洞。对于不了解文从字顺的人来说,他们自己是看不到这些漏洞的,他们会觉得他们造出的情景非常的美好诗意,然后沾沾自喜。但是当他们将诗句放到大家的实现之中,这些漏洞却会轻而易举的被别人发现,造成尴尬的局面。

还有,当一个人经常以着想法去写诗的时候,那他就会久而久之的出现一种“活在梦里”的情形,这个情形会使得他所写的诗,不见现实,要么都是意象的堆叠,要么就是典故的堆叠。乍看起来,光摇色炫,富丽堂皇,但细处其审视,就会发现金玉满堂的情形,其实千疮百孔,都是拼接而成的。因为典故之间,没有现实所必须的合情合理,只要摆放一下就可以了。所以这些人的诗,一去写实,就会原形毕露,不能卒读。

 回到针对性练习上来,关于第一点精研古人大家的作品,我在前面已经非常详细的示范并讲述了,只要照着去做,不用多久,就能让自己的造句功夫,真正的入门,从一个写诗的外行变成一个写诗的内行。所以,第一点这里就不再多说了,重点说一下第二点——写实写生。

写实写生有两个方面:

一,素描。

素描就是把自己所见的所听的所闻的所感觉的周身环境,用文字直接写出来,再说简单点,就是像画画写生一样,用文字写眼前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诗句,所表达的主体就很是清楚,不会模糊不清,而自己到底写没写出来眼前的东西,把句子和眼前一对照,就会十分的清楚,那些写出来了,那些没有写出来。反复的去这样审查自己所写的诗句,久而久之,就会越写越合情合理,越写越文从字顺,而且,随着不断的审查,作者还能对周身现实有更多的认知,以至于越写越深,越写越精彩,而自己的造句功夫也随之越精深。

二,叙事。

叙事也是一样,不过比素描要难不少。因为素描的主体情景基本等同于固定的,而叙事的主体却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运动发展的。相对于素描的定拍,叙事就像是拍视频,这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才能把小视频拍的清楚明白,因为叙事包含更多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就造句来说,把一件事情在一句诗里说清楚,和把一个景象在一句诗里说清楚,要难上不少。

如果能把叙事在诗句中叙述的条理清楚,精彩明白,那文从字顺的功夫,就可以说是真的到家了。

而叙事如果延展成篇,那需要注意的东西就更多了。当然,把写景延展成篇,需要注意的东西也同样很多。至于要怎样去做相信聪明的同学是可以通过文从字顺去推出文从句顺,文从联顺等等。

 

本文节选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