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法家数》

(2021-01-15 06:50:34)
标签:

转载

分类: 十、新诗学步、诗苑杂谈
《诗法家数》(三则)    杨     
          杨载(1271—1323),元代文学家,字仲弘,蒲城(今属福建)人,迁居杭州,延佑进士,曾为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与虞集、范梈(peng抨)、揭傒斯等齐名,有《杨仲弘集》。
          《诗法家数》一卷。此书以风雅颂赋比兴为“诗学正源”,在“作诗准绳”中强调立意、炼句、琢对、用事、押韵、下字……,并按诗歌体裁和题材分论诗歌要领。所论大多承袭前人,且偏于形式技巧,但对诗歌作法中的一些问题概括得还比较简明扼要,同时以“起承转和”来谈律诗作法也有一点新意。
                        律诗要法
起承转合
            破题    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颔联    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    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结句   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注释】起承转合:杨载以“起承转合”来谈律诗要法,确能揭示律诗结构上的一般规律。他认为“首联”(破题)是“起”。“起”要起得“突兀高远”,气势不凡。“颔联”是“承”,“承”要接首联(破题)之意,“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是“转”,“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也就是说,“转”要转出新意,在前联的基础上另辟一个新境界。“尾联”(结句)是“合”,要求就题作结,或紧扣前联之意,不但要结得干脆利落,从容自然(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还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如果说,前两联的说法杨载主要是承袭旧说的话(见《诗人玉屑》所引《金针诗格》),后两联的说法就有所创见,有所发展。   骊龙:黑龙。骊龙之珠:指骊龙颔下的宝珠,那是不能轻易让人取走的。语出《庄子•列御寇》 缴:绕住,扣住。   剡溪:在浙江嵊县,即曹娥江上游。棹(zhao照)划船工具,似桨。《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徽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逵)。时戴在剡,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剡溪之棹,自去自回,是说结句当兴尽而止,结得干净利落,从容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