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空劫

(2017-02-05 11:15:59)
标签:

大道至简肖友发

真空劫

徐公子胜治吧

分类: 休闲学习
真空劫
说实话,想小说里写的真空劫,我十年确实经历过。不管小说里的修真是真是假,既然能写出来,而且我也验证过,就说明有人肯定经历过同样的事情。而我好奇的是真空劫之后是什么,因为我并没有渡过真空劫,而是无意中进入真空劫,然后吓得再也不敢尝试。

我是最近才看的神游和灵山,我最感兴趣的是小说里关于各种心境的论述,因为中间很多东西我都经历过。我自己不是修道的,只是在追究一些答案的时候自然而然的经历了这些。除了入妄,从最开始的入定,到真空劫,我几乎都经历过。到真空劫的时候,几乎吓得魂飞魄散,从此再也没考虑过相关的东西了。过了十年,发现居然有本小说写到这些东西,可想而知我有多吃惊。

看到这两篇小说后,我决定以后想办法找人问问,真空劫怎么才能过,真空劫后面是什么东西。说实话,经历过就知道,真空劫每个人都要过的,现在不过,临死的时候也要过的。
说实话,确实是要渡劫,形式和小说里的差步多,没什么天打雷劈,就是一些坎迈不过去,然后就疯了,或者自杀了,或者烦了打错,或者自暴自弃等等,而且我好朋友没成功,去逝了。当时我们没这些修道的概念,我们只是认为这很好玩,而且后来发现我们能从中得到很多好处(当然,没什么法力,也没特异功能),等发现危险时,已经晚了。

我先说是怎么我是怎么走到真空劫这步的吧。恩,原本我是决定不说出去的,因为以前我以为这是只有我才有的经历,而且我以为这是件很恐怖的事情,所以打算带到棺材里也不说出来。现在看过神游后,我才知道原来早有人有这种经历,那就说出来吧,说不定真有谁能渡过真空劫呢。个人认为,真空劫是个悖论,从理论上讲是渡不过的。

说实话,确实是要渡劫,形式和小说里的差步多,而且我好朋友没成功,去逝了。当时我们没这些修道的概念,我们只是认为这很好玩,而且后来发现我们能从中得到很多好处,等发现危险时,已经晚了。

我先说是怎么我是怎么走到真空劫这步的吧。小时候我讨厌做作业,而我读小学时作业又特多,所以晚上做得烦的时候经常发楞,比如玩铅笔,想些好玩的事,不过小孩子见得少,想法少,玩的无聊了,能想的想玩了,自然就是种入定的状态了,人很清醒,但什么想法都没有。
等到上初中时,我家搬到了四楼,住在城郊结合的地方,很安静,晚上抬头就可以看见城市的灯火,很漂亮,我喜欢看远处城市的灯火。我发觉如果这个时候保持入定(那时候认为是发呆),能感受到一些平时看不见的东西,感觉世界是张交织的网,万事万物都有牵连,织网的丝如同琴弦,可以去拨动,倾听。

这个入定不需要什么姿势,也不用闭眼,也不是所谓的什么都不想,而是一种思维的抽离感。说起来好笑,我小时候怕死,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怕。然后因为怕死,产生了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存在,然后对这个存在很好奇,试图观察自己。但我不可能通过照镜子来观察自我意识,所以我试图站在旁观者的视角来看自己做什么,于是产生了两个我,一个我在做事情,而另一个我在观察自己。

当我晚上看远处灯火时,就让第一个我什么都不想,如同一面镜子,外界点点滴滴都反映在心里,而另一个自己也尽量不想任何事,只努力记录自己的感受。这种感觉很好,心如明镜,内中自有天地万物。
到初中了,进入青春期了,我和很多人一样,开始问“我是谁?”,我想这个哲学问题谁都没答案。不过当时我既然已经做到了作为旁观者观察自己的行为,于是我试图刨根问底。我做到入定的状态,然后开始整理是那些东西构成的自我。

我第一个剔除的是感情,当时我想,和尚出家都要斩断七情六欲,其中肯定有什么玄妙。我花了好几个月来做这件时,到后来,入定的状态下,不管是看恐怖片,还是什么很恶性的画面,我都没感觉,入定状态下甚至对自己父母都没什么感情。后遗症有点严重,直到高中,我已经不做这种事了,班上一个女同学还对我说:“你冷静得让人觉得寒冷,就好像没有人的正常欲望一样”。

然后我剔除的是语言,因为卡笛儿说(好像是他说的吧):我思故我在。而我发现思考是用语言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我理解了,为什么动物没有语言,为什么有些动物老而成精。这些我就暂时不详细解释了。当我把语言剔除后,只得借助图像,声音,气味,触觉等等来思考,根本无法考虑难一点的问题,不过同时也想起来了很小时候的事情,包括几个月大,还不会说话时的事情,原来这些都是通过画面和声音保存在记忆里的。我们长大后基本不再使用画面和声音来记事了,所以对小时候的事情一点影响都没有了。其实小孩子还没说话前就能听懂父母的语言,只是不理解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当我剔除语言后,我发现一个问题,我没法思考了,所以我只好退一步,暂时保留语言。而转向剔除信念,这倒是有点象洪荒小说里斩三尸成圣,先斩了善恶两尸,不过当时好像还没这些小说。我一条一条把自己相信的东西都拎出来,逐条分析,结果到后来自己所有的信念都崩溃了。这个时候我隐隐约约觉得不对,有种悬空的感觉,脚下就好像是无底深渊,跌下去就万劫不复的,这个时候如果我把语言剔除了,那不就成植物人了吗?我试探了好几次,都退缩了。这个深渊的景象让我害怕。 后来有一天,自习课老师让我们写篇作文。当时我想,与其让这些想法弄得我心神不宁,不如写出来,吓大家一跳,也挺好玩的。当时我对这种感受的认识就等同于看恐怖片而已。当我下笔的时候,我本来想好好体验一下再写,于是沉侵到这种状态下,当时比较不在意,为了体验那种感觉,于是心静如水,把语言放弃了,就如同突然斩断自我一样,突然好像进入了一个空间,四周没有光,一片黑暗,如同漂浮在宇宙里,但没有星星。这个空间没有大小,没有上下左右,也没有我,什么都没有,连空间本身都没有。那是很恐怖的感觉,恐怖在于什么都没有,真正的什么都没有,空间,时间都没有,连自己都没有。 如果说要找个词语来表示那种状态,我觉得应该是“寂灭”,万物消失为寂,一念不起为灭。
那时候我就好像落到开水里的青蛙一样,一下就蹦出那种状态了。如果当时犹豫一下的话,我估计就和《神游》里的法海一样,成植物人了。 但是当时我虽然蹦出来了,但感觉是魂飞魄散,坚持站起来,请了个假,说不舒服就出教室门了。刚走出去就再也走不动了。我同学说我当时脸色铁青,所有人都以为我生病了。我出了门后,靠着花台等着,感觉到自己所有的理智都开始崩溃,但又无比清醒,越清醒崩溃得越快,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走向疯狂。这个时候我好朋友放学了,我告诉他,我要疯了,自己声音都是发颤的。他看着我情况不对,突然给了我一巴掌。我们关系很好,他这一巴掌把我打懵了,等我反映过来时,我已经摆脱刚才的状态了,然后在剩下的一年多里,我拼命学习,不让自己有任何时间停下来想这件事,直到上高中,我才缓过来,好好回想一下我到底看到了什么。 从这种状态里回复过来,我眼中的世界是完全的另一个世界,我不需要入定,也能在心里完全反映这个世界,一草一木格外清晰,别人的情绪感受也完全反映出来,过去的一切交汇在现在,然后又向未来发散出无数的可能性,而我同时迈入每一个可能的未来中。不仅如此,这个世界突然广阔起来,我才发现原来我们过去眼中的世界是如此之小。每个早晨,我都视之为新生,每次睡着,我都视为死亡。当我行走在世上时,我能看见万物有灵,一草一叶,我能听到它们在讲述,我知道它们活着。 但是我直到我并没有渡过当时的困境,我只是原路退回来了而已。用小说里的话来说,就是渡真空劫不成功,但也没挂,还活着。我能感觉到如果渡劫成功,那就完全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且能找到一个终极答案,关于“我是谁”的答案,但我觉得这是不可能渡过的,而且即使渡过了,我也不敢保证渡过的那个人究竟还是不是“我”。 至于后来,因为一些变故,我连高中的境界也做不到了,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只是还有那时候的记忆而已,偶尔玩点儿那时候学到的小把戏,自娱自乐。不过我知道一件事,就是真空劫我迟早要面对,任何人,临死的时候都要走这么一趟的。而我对真空劫之后的景象更好奇。
另外,小说里神仙的那种推算是可以实现的, 如果你能做到不入定也能在心里反映外界的话,你就可以在心里重塑他人,甚至整个世界.而别人在你心里的所做所为,自然就是他将要做的.也可以用来预测事情的发展. 当出现你不能确定的环节时,说明你得到的信息不够多,这个时候,在你心里的世界会自然分为多个,分别向不同方向发展,然后又在某个位置交汇,再分支.你自己也同时踏入每个分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这么多分支更像是幻像,过去未来同时交织在其中. 这种推算, 就我而言,如果对一个人很熟悉的话,我甚至能看见她几年后要说的话,几乎一字不差. 不过这么做要求人没有任何感情,因为在这个状态里,一过可能就是很多年,如果你多试几次,那实际时间可能才过几年,而你已经经历了几十年了. 我高一的时候状态最好时,用这个来推算城市发展,很好玩的.那时候也没有人的正常感情.不是说无情,只是不太正常.每天我都活得很感激,如同新生,看草木枯荣都会有情绪激荡,对别人也很宽容.但是看别人生生死死也就和看草木枯荣一样.那时候,就算是推算百年也没什么负担.当然了,现在世界变化太快,我只能看几年而已.如果是古代,看上百年是没问题. 后来是为一个女生做推算.我和她认识的原因有点复杂,至少一开始不是因为我喜欢她,或者她喜欢我.我把她以后几年算得如此清楚,以至于连她几年后会说什么都算到了.而和她来往的那几年对我来说如同活了几十年,因为自己是带着感情做的,所以感觉自己一下就老了,从心态上讲,我如同活了几十年的老头一样. 从这点儿,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地之间有万物演化,比我做的何止千倍万倍;如果天地有情,岂能不老. 而且,预知未来,不等于掌握未来,相反,对于有感情,有欲望的人来说,往往是被自己的预言所左右,在无穷多的未来中,得不到自己最想要的结果,反而落入可能性最大的那个结果.所以,对有感情的人来说,预言反而是种诅咒.我为那个女生只算了十年,连一言一行都算到了,结果非但无法为她争取一个最好的结果,反而让自己落得吐血,后来居然还考虑过渡真空劫以求解脱.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算过人了,找工作时算算某行业,某公司几年内的发展,以图一乐,而且也算得不准,因为心境已失,已经沦落得和玩扑克算命的差不多了.
嗯,强调一下,我写这些并不是说神仙存在,也不鼓励大家修仙.我只是想说明,真空劫这种东西存在. 另外,入定并不是件好玩的事情.找不到窍门,就没用.而找到窍门了,反而有各种凶险.比如真空劫就是凶险,渡劫不成功,很可能变成疯子.就我所见到的而言,即使成功了,那也是个植物人.在真空劫前还有很多其他危险,你想,你做的事情异于常人,那你自然面临别人没有的困难,而同时没有前人经验可以指导你怎么应付这些困难,你自然就会遇到很多危险.那个一巴掌把我打清醒的好朋友,就死于这条路上. 而我现在已经不可能进入那种心如明镜的状态,一旦我尝试,就会自然而然的滑向真空劫.我现在的业余时间,都是靠小说和游戏打发掉的.也因为如此,我才看到徐公子的小说,才知道原来早就有人记录过真空劫这种状态.
关于为什么动物没有语言,这个有点儿不好解释,如果你能自己放弃语言,然后尝试一下怎么思考,你一下就体会到了。有个简单的方法去体验,就是当你学一门新语言的时候,比如学英语的时候,把你放到一个周围完全说英语的环境里,你会的英语非常少,然后强迫自己也说英语,连思考都用英语进行。这时候你词汇量不够,你一下就进入动物的思维状态,因为缺少语言,所以思考必须通过自己对图像、声音、感受等等画面来进行,脑子里就像放动画一样,但这种思考方式,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逻辑上的进展,都需要你调用大量的画面,所以你没法完成复杂的思考了。

语言是个很抽象的东西,在表述一件事的时候,实际上剔除了大量的次要信息。某人对你说一段话,你知道了任务时间地点,然后具体的画面是根据对方的描述脑补的。语言在描述事情的时候忽略大量次要信息,可以使人在思考的时候直接抓住最关键的逻辑,大大减轻了人脑思考的时候的负担。
动物的叫声、气味、动作,都可以传递信息,动物相互之间也靠这个传递信息。但是和语言最大的区别在于动物没办法把这些东西有逻辑的串起来。也就是说缺乏抽象化的表达方式来支持动物进行复杂的思考。

就像人一样,你可以不用语言,只靠画面感就完成加减法,但是如果没语言,你能完成乘除么?很明显不可能。如果缺乏数学符号,也就是数学语言,光凭什么汉语英语,你更不可能完成高等数学里的运算,比如微积分之类的。

包括我们现在讨论的东西,如果没有语言,我们根本不可能进行这么深入的思考,讨论交流就更谈不上。

动物相互之间能传递信息,但相对于语言来说,动物缺少的是这个抽象化的能力。

而动物老而成精,有两种方式都能做到,一种是自己发明了语言,这个语言是独属于它自己的,其他的,包括它的同类都不会。生存的时间够长,经历的够多,而且由于很多经历都是重复的,比如捕猎,比如逃生,当一个动物由于经历这样的事情太多,而且都大同小异,于是这只动物总结出了一些经验,而不仅仅是依靠本能的时候,语言就诞生了。

什么是经验,经验就是高度抽象化的东西,用来描述一个场景中特定的逻辑和因果关系。当有了这个经验后,不管这只动物是用一个叫声来代表这个经验也好,用一个画面来代表也好,这只动物就掌握了一个高度抽象化的思考方式,语言也诞生了,虽然这种语言仅仅是这一只动物能用,而且非常简陋,但从此这种动物可以进行“推理”这个最基本的逻辑思考了。到了这一步,这只动物自然会表现出智慧来,按修仙小说里的说法,应该算是开了灵智了。

这是一种老而成精的方式。这就是我放弃语言后所明白的。但我还经历了另一种,不过不确定是否动物也能做到。当你放弃语言的时候,是可以通过画面,气味,对各种感受的体验等等画面性非常强的东西思考的,就想在脑海里放电影一样,只是因为信息太多,太杂乱,所以没法进行太复杂的思考。但是如果经常锻炼,然后自己放弃一切欲望的话,会达到一种很特殊的状态:你自己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应出你所见到的整个世界,这个世界能在你内心自行演化。

这种状态下,可以说你能预言未来,但也不是真正的预言,而是看见未来无数种可能,每种可能都在你内心演化过了,相当于你经历过了每种未来。(我以前在这个贴里讨论过这东西,现在找不到了,以后再说吧。)这种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语言赋予个体的思考能力,虽然这种状态下是没有语言的思考过程,无法完成逻辑推理,但是却近乎于穿越时空,直接从未来获得答案。

这种状态并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相反,在人类早期,语言匮乏,外界信息稀少,缺少各种理论著作的时候,人类远比今天容易进入这种状态。早期的宗教,从万物有灵论开始发展,起源就是这种状态,也是徐公子小说里提到的“感觉万物生动”。

语言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牵扯很多,宗教,艺术,文化等等。虽然有很多相关著作,不过如果自己去体验一把,比看任何资料都来得直观。自己放弃语言尝试一下,亲身体验语言怎么从无到有的的过程;然后回过头来看历史的发展,你会很清晰的看到语言是怎么影响整个历史的,同时你自己如同经历了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对于宗教、艺术、文化的的演变也就了然于心了。

实际上,走到这一步,你会隐约感觉到贯穿整个历史,冥冥中有个力量在主导一切。我并不是说上帝或者神仙什么的。而是指历史有自我意识,或者说是同一个区域的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贯穿整个历史,是有一个群体意识的。这个意识不是指一群人的共同意识,而是一个独立的意识。整个历史上的所有人共同组成了这个个体的身体,然后它产生意识了。
不过那种状态下,相当于在自己内心演化整个世界。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冷眼看人类几百万年来的演化没什么,不过当你试图用同样方法看清身边的事情时,难免动情,呵呵,一夜之间内心老了几十年也很正常。

这种方式动物能不能做到,我不知道,不过这种方式确实可以不靠语言支持。虽然没了语言的支持,不可能像我说的那样和历史相互参照,明白过去未来。但是对于动物来说,取代语言所带来的逻辑思考能力,在生存上获得同样的优势却没问题。

一只狐狸补捉兔子失败了,它如果有语言能力,就可以总结规律,找到失败的原因,也就是获得学习能力;
它如果能进入我说的那种状态,那也能在脑海里反复模拟捕猎的场景,直接找到能够成功的方式,虽然它没法说清楚到底这个成功的方式是怎么回事,和以前的有什么区别,但总归成功的目的是达到了。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使动物表现的老而成精。
没法通过心理学来解决,因为我的看法是,如果剔除一切感情,一切意识,然后重现意识出现的这个过程,就有可能真正理解自我意识是什么。
但有个问题,一旦什么思维都停止了,那怎么进行下一步?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我又怎么记得意识诞生的的过程?
理学作为一门学问,必然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研究的。而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必然是同类同行的一些经验作为基础的。换句话说,如果你遇到的问题和大家通常的经验脱节了,那语言就失效了。所以这类关系到自我意识的基础的问题,其答案必然是种体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除非是有这种体验的人非常多,已经是普遍现象了,才可能出现相应的语言表达,然后才可能有相关的学问研究。
要是我是写修真小说的,我就写个境界叫做“心不可困于言”。不知道所谓知见障,是不是就是指这个。

人不可能超脱自己已知的经验,好比是一个活了几千年的人,他的各方面学识可能都很高,但在各方面都不可能超越当时他所在的时代。语言赋予人进行复杂思考的能力,但也限制人认识事物的范围,使人仅仅可以从已知的范围出发,逐步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但这个已知的世界,并非只个体已知,而是指所有掌握了同样语言的人类整体所认识的世界。虽然你可以通过使用语言,从别人那里学到你过去完全不了解知识。但另一方面,如果你遇到的是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未知的领域,你会对这个领域视而不见。因为你是使用语言思考的,而语言从不包含人所未知的东西。

所以,真正全新领域的的开发,其起源都是来源于某个天才的灵感,而非建立在对已有领域的深入研究上。当某个天成灵光一闪,发现了一个全新领域,并且试图为其命名,尝试用语言来表达之后,才使后续研究成为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