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的《新京报》报道:6月10日7时许,地铁北京站临时封站,部分刚下火车的乘客,选择步行到一公里外的建国门站,赶火车的乘客,也从建国门站步行到北京站。地铁运营方解释称,由于其中两个出口人流量过大,出于安全考虑才紧急封站。目前解除时间未定!
好一个出于“安全考虑”!要不说人家牛呢,说封就封了,人家才不管你老百姓出门方便不方便!在我看来,这个封站的理由太牵强,真正的原因是有关部门的懒惰和不敢承担责任!事情的缘起可能是北京地铁启用这个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据《新京报》报道:6月10日上午,地铁北京站A口处的的一工作人员称,当日地铁从5点多开始运营,7点左右,乘客越来越多,人流量太大,系统检票能力严重不足,为避免场面失控,上级部门决定当天封站。你看看,我们的有关部门明明知道启用这个系统,肯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那就应该提前做好周密的详细的准备,不能事前准备不足,到时又不能随机应变,只能一着急,封站了事!
以前,没启用AFC的时候,人家北京站运行得很好,这就说明不是客流量的问题,还是车站自身对客流的组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至少可以采取这几种方式:1、限行。这种方式,以前在高峰期的时候也用过,效果也不错,这才是真正的出于“安全考虑”。2、在过渡阶段,以前的小纸票,继续使用,和刷卡票一起流通,这样既可以分流,也可以减轻有些乘客因不会使用刷卡票而引起的拥堵。3、真正客流量太大的时候,也就是人家讲的“系统检票能力严重不足”时,开口放行,出站时再补票也行。即使人家出站时没补票,大不了,也就损失点票款收入,这可比随意封站要强得多!
据《新京报》报道:很多乘客事前不知道封站,只能提着大行李箱游走在地铁站间。还有:地铁站长代老太付打车费,这是为地铁部门做的正面报道,但我认为,这是你地铁应该付的,谁让你临时封站给别人增加了成本呢?还有,出租车揽客拼车去北京站......由此可见,这随意的封站给我们乘客带来了怎样的不便,而实际上,如果,我们的有关部门能真正为百姓着想,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你说,怎么老是有那么多如果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