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叹宝贝的记忆力:背诵三字经

(2008-12-19 00:07:38)
标签:

睡觉

三字经

悠悠

背诵

可可

记忆力

震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可可一岁以后,入睡比较困难,需要悠的。
    奇怪的是,姥姥能悠着,爸爸能悠着,就是妈妈不行。可可只要一来到妈妈的怀里,无论妈妈怎样使出浑身解数,小子都不买帐,次次都大精神,最终都是从躺在妈妈怀里变成直立姿势,经过多次失败的经历后,可妈认识到,不擅长此项目,弱项来的。
 
    姥姥悠可可用的是摇篮曲伴奏法,成功率很高,用时很短,堪称大悠悠第一高手。
    可爸的方式比较多元化,时而用妈妈的手机铃声伴奏,时而用诵读三字经法。
    采用三字经法当初有两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在成人睡前翻看专业性强的技术书籍,容易令人乏味,迅速昏昏睡去的现象当中吸取精髓,用小子听不懂的三字经让小子困乏而睡;其次是让小子潜移默化中听听古训,受受教育。
  

    大悠悠的方法用时不长,在可可十四个月断掉母乳开始喝配方奶之时,小子就边喝奶边入睡,就是前两天的文章“二十个月宝宝成功戒掉睡前奶” 中提到的,此时自是不用体力劳动的再次付出。

 

    这个月,大概半个月前,可家三口人在卧室的大床上黑着灯酝酿着,爸爸妈妈两个人轻声说话烘托气氛,准备让小子快些进入梦乡。忽然间,爸爸叨咕起了三字经,人之……下面的字还没说出口,可小子抢答了“初”,接下来,性本……“善”,就这样爸爸说前两个字,可可说第三个字,小子一直跟着爸爸说,跟出了很远,直到“教不严,师之惰”。停下来,是因为可爸有点记不清了!

 

    震惊,震惊!大概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没背诵三字经了,可可竟然还记得,而且那么清楚,看样子当时说的时候小子就记得了,只是不会说话,没法表达而已。

 

   PS:在这个三字经的小段落中,可可对于“教之道”中的道和“断机杼”中的杼记忆不深,每次背到这里都卡磕。这段视频是半个月前拍的,那时候刚发现小子会背诵三字经不久,让小子背,小子基本还能听指挥,现在这样的效果都没有了,小子不好好说,一看大人总考,人家不新鲜了,没耐心了,不玩活了!无奈ing……

 

 

    在网上搜索了相关幼儿记忆力文章:

   培养幼儿记忆力十法

    人的一切活动,从简单地认识、行动,到复杂地学习、劳动,都离不开记忆。记忆是人的智力活动的仓库。在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幼儿时期,记忆具有更重大的意义。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前儿童记忆处于意识中心,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以记忆占有优势地位。如果没有记忆能力,那么幼儿每一次都去重新认识那些已经碰见过的事物,不可能获得任何生活知识经验。幼儿记忆发展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有直接作用。我们在幼儿教育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十种方法,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幼儿的记忆力。

  一、运用教具,形象记忆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激发幼儿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儿识记。幼儿在学习知识中,教师能恰当的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画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幼儿就能产生形象记忆,提高记忆能力。如:学习数的组成、加减法,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教具演示、讲解,幼儿就能理解知识,加之幼儿动手操作,很快掌握了知识。又如:音乐课学习歌曲,运用图片或实物等教具向幼儿解释歌词,就会帮助幼儿记住歌曲内容,并达到教学目的。其它各科知识也是如此,恰当地运用不同的教具,就会使幼儿轻松的记忆知识。

  二、开展游戏,兴趣记忆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

  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的确,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和智力。教师把知识融于游戏之中,可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记忆。如:认识水,再水中放入各色插塑玩具,先让幼儿进行玩水游戏,通过在水中玩插塑,让幼儿知道水是无色的,再让幼儿用小竹篓盛水,用手抓水,从而知道水会流动,幼儿在玩水的过程中,掌握了水的性质。又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师讲述故事后让幼儿进行表演游戏,小蝌蚪寻找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幼儿在表演的浓厚兴趣中记住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三、多种感官,尝试记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参与活动,能获得最好的尝试记忆效果。

  如:认识纸,让幼儿用手把纸放水里看纸吸水,把纸放在火上烧一烧,用手撕一撕纸。通过实验,幼儿记住了纸的四个秘密。又如:小班认识苹果,通过看、摸、闻、尝,了解了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最后让幼儿画苹果,加深了尝试后对知识的记忆。

  四、动作演示,准确记忆有些知识,利用动作演示,幼儿就会准确理解并记忆。

  如:古诗《静夜思》中有一句“举头望明月”,其中“举头”一词,通过教师的动作演示,幼儿尝试练习,准确地理解了词意,就在以后的提问中记忆犹新。又如:看图讲述“猴子过河”,图片中一群猴子看到河对岸有许多桃子,急得抓耳搔腮,教学中可让幼儿学猴子着急的动作,通过模仿,引出“抓耳搔腮”这个词,幼儿理解了词意,就能很准确地用于讲述中。

  五、善用比喻。

  理解记忆在幼儿教学中,无论是范诵诗歌、范唱歌曲、给幼儿讲故事,还是舞蹈动作、体育动作、绘画技巧的示范,不但要正确规范,还要善于运用一些浅显易懂的比喻手法破解难点,在幼儿的脑海里留下难忘的印象。如:画金鱼的尾巴时,可告诉幼儿尾巴分开的叉像一片片的柳树叶,幼儿记住了尾巴的样子,又能较容易地画出来。

  六、找准异同,比较记忆在引导幼儿认识类似的事物时,可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帮助幼儿比较记忆。

  如:认识鸭子,可在认识嘴、脚时,出示鸡,让幼儿比较鸡嘴和鸭嘴的形状,鸡脚和鸭脚的样子,根据不同,明确记住鸡、鸭各自的特征。

  七、发散思维,创造记忆发散思维是思维者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其特点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可让幼儿多进行发散思维,创造性的掌握和记忆知识。在教幼儿学习知识时,要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寻求多种答案,通过创造记忆知识。如:引导幼儿用“天”字组成“天气”、“白天”、“星期天”等不同含义的词。又如:认识沉浮,教师可出示大小、颜色都相同的皮球、铁球各一个,让幼儿想出多种区别不同材料的球的办法,让幼儿在发散思维中达到识记的最佳效果。

  八、布置作业,任务记忆积极发展有意记忆,对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有重要意义。

  开始可把记忆任务与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联系起来,以后渐渐给他们提出一定的任务,让幼儿有目的的记住一些东西,培养幼儿的有意记忆能力。如:认识长方体,除在幼儿寻找长方体的东西以外,还要让幼儿回家找一找什么是长方体的,以此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再如:在幼儿园学习了儿歌或歌曲等,可让幼儿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带着任务去记忆知识。

  九、综合归类。

  逻辑记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幼儿一些方法,使幼儿能把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在物体之间建立逻辑关系,以拓宽记忆的广度。如:认识了各种船,可教幼儿归类为水上交通工具,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把它们归类为交通工具。

  十、加强复习,强化记忆学过的知识。

  如果不复习,时间长了也会忘掉,为此要不断帮助幼儿进行复习,但复习的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能达到强化记忆知识的目的。

  总之,教幼儿学习掌握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要不断发展幼儿的意义记忆。同时,幼儿记忆力的培养,与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积极开发幼儿的智力,幼儿的记忆力就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从上看来,可可属于第十条,可爹天天强化诵读,可可,想记不住,都难啊惊叹宝贝的记忆力:背诵三字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