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大佛寺到千狮桥

(2025-10-13 05:27:56)


前天(1011日),我在朋友圈里谈过了陕西绥德的千狮桥,今天得谈谈陕西另一座千狮桥--彬州千狮桥。谈彬州千狮桥之前,又得先谈谈彬州的大佛寺。因为彬州千狮桥,与其历史上闻名世界的彬州大佛(即大佛寺石窟)有着深刻且直接的文化与技艺渊源。

彬州,原称彬(), 201854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彬县,设立县级彬州市,由咸阳市代管。夏朝时,属雍州,是《诗经》十五国风《豳(音彬)风》的产地。

在西安,彬州梨很有名气,彬州的大佛寺,知道的人也不少。据史书记载,彬州大佛寺石窟开凿于南北朝时期,鼎盛于唐,是中原文化鼎盛时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这意味着在彬州这片土地上,超过一千四百年前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和高超的石雕技艺传统。历代工匠在此开山凿石,雕刻佛像、菩萨、飞天,积累了无比丰富的实践经验。彬县大佛寺是彬州最耀眼的文化名片,大佛寺里的大佛,高20米,是“关中第一佛”(见附图)。彬州人这种追求宏大、震撼的艺术气魄,同样体现在1993年建成的千狮桥上——不是雕几只,而是雕上千只狮子,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视觉冲击力。无论是古代凿空山崖打造佛国世界,还是现代一锤一凿雕刻千头石狮,这背后都是彬州人民坚韧不拔、勤劳智慧的品质体现。有学者认为,从大佛寺到千狮桥,两者之间,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没有大佛寺深厚的历史底蕴,千狮桥或许就不会诞生得如此自然,也不会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文化底气。它们共同构成了彬州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石雕艺术史诗”!

彬州千狮桥位于陕西省彬州市市区,横跨泾河,连接着彬州的老城区与新区,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始建于1988年,并于1993年竣工通车。它的建设初衷是为了解决当时仅有一座邠州大桥(旧桥)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整座桥的精髓在于“狮子”。桥上雕刻了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故名“千狮桥”。据报道,桥上桥下共有1300余只石狮子。这些狮子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小不。大的高达数米,威武雄壮;小的仅十几厘米,憨态可掬。有的蹲坐昂首,凝视远方;有的嬉戏打闹,活泼可爱;有的怀抱幼狮,尽显母爱;有的脚踏绣球,象征吉祥。可以说,您几乎找不到两只完全相同的狮子。这些石狮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雕刻技法,继承了中国古代石狮雕刻的精髓,同时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陕西石雕艺术的杰出代表。桥梁两侧的护栏是石狮的主要“栖息地”。栏杆柱头上均立有石狮,栏板之上也刻有狮子的浮雕。桥的两端建有宏伟的唐风门楼和亭子,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与石狮群像相得益彰,增强了桥梁的整体气势和文化韵味。

狮子在中国文化中是瑞兽,象征着吉祥、威严、勇敢和守护。上千只狮子“驻守”在泾河之上,寓意着守护彬州风调雨顺、百姓安康。这些石狮的表情和动态,凝聚了民间工匠们的智慧和幽默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乐观精神。有人介绍说,游览千狮桥的一大乐趣就是“寻找最特别的狮子”。游客们总会乐此不疲地寻找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只——可能是最威风的、最可爱的、或者表情最搞怪的。对于彬州而言,千狮桥早已超越了一座桥的功能,成为了城市的象征和名片。它展现了彬州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千狮桥被称为是一座活着的石雕艺术长廊。它不仅仅是一座解决交通问题的工程,更是一座将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与公共建筑完美融合的丰碑。很遗憾,八九十年代我去彬州时,只有大佛寺;九十年代建成千狮桥后,我再没去过彬州,因而也没有见到过彬州千狮桥。今天只能是像“纸上谈兵”一样,把从网上、纸质书上看到的材料汇集一起,写成这篇短文《从大佛寺到千狮桥》,与亲友共享。如果哪位亲友有机会到陕西彬州,千狮桥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必游之地,它能让你在惊叹于精湛工艺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

从大佛寺到千狮桥

从大佛寺到千狮桥

从大佛寺到千狮桥

         从大佛寺到千狮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