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在远方,路在脚下(写给外孙女的临别赠言)

今天(8月14日),小外孙女盛会(昵称靓靓)就将离开家人、离开西安,飞往加拿大求学深造了。昨天傍晚,小外孙女在她妈妈陪同下,来到我的住所,向我、向她姥姥告辞。我给她送了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并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我的临别赠言:“诗在远方,路在脚下”!
盛会是“00”后的孩子,8月24日(阴历闰七月初一)出生。一个小不点,一晃就成了一位大学生了!我是看着她长大的。今天,我特地晒出几张她小时候的照
片,其中有她在加拿大温哥华上小学一年级的照片(我同她在加拿大相处了半年)。2012年秋天,她跟随妈妈去温哥华“陪读”(她姐姐盛况在温哥华SFU读本
科)。2013年春天,她的妈妈给她联系到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读一年级。这是
她人生第一次踏进小学门槛。走进学校,语言不通,人员不熟,真难为了孩子。令人欣喜的是,孩子心里素质好,不怯懦,在小朋友的帮助和老师的眷顾下,很快融入集体,并且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用语。加拿大小学一年级没有文化课,只学习画画、参加户外运动。放学回家后,则由妈妈给她教国内一年级的课本内容,学拼音,学算术。2013年夏天,盛会又跟随妈妈回国,顺利地接着上了国内的小学二年级,一直读到高中毕业。
2012-2013,盛会在加拿大待了不到一年时间。今天,在她出国前,我旧事重提,旨在说明在那特殊岁月里给孩子带来的深刻影响。在异国他乡,放学回家,没有玩伴,就只能看书。只要有空,就会看妈妈给她买的、当地出版的儿童读物,无形中培育了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对英语也就不生疏,甚至产生兴趣。这样,小学毕业后,就顺利考进了双语学校,从初中到高中。这就为参加国外大学招生考试创造了条件。她学习勤奋,以优异成绩,被多伦多大学录取。据介绍,多伦多大学在全球高校排名中位列第21,仅次于北大(全球排名第17),高于清华(全球排名第25),在加拿大属于一流大学。
多伦多大学和国内大学不一样,要求在读学生选择两个专业。盛会选择了“营养”和“语言”,这都是她喜欢的专业。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兴。
盛会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心仪的专业,我们为她高兴。我作为她的长辈,作为过来人,有必要提醒孩子,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很大区别!在学习方式、知识深度、课程结构、评价标准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大学都与中学不同。中学以被动学习为主,依赖教师安排和家长督促,课外作业较多;大学则强调自主学习,教师要求较宽松,主要依靠学生自觉性 。中学侧重基础通识教育,课程多且任务重,围绕高考展开;大学课程相对较少,学习内容不仅包括书本知识,还涉及专业领域与实践结合,知识深度和应用性显著增强。大学提供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择,评价标准多元(论文、实践、项目等);中学课程统一固定,多依赖标准化测试。大学要求学生独立管理时间与生活,侧重职业能力与学术研究准备;中学以升学为目标,教师和家长监管严格。所以,我希望盛会一定要认清并适应大学 的学习方法,自律、自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学到真知识、真本事。诗在远方,路在脚下;奋发图强,学成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