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弱多病者也能长寿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位名叫陈金柱的中医大夫,1964年生,天津人,198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药用植物专业。他被称为中医界的奇才。他总结有以下四种因素能让人长寿:第一因素,低温。因为环境温度低,生命能量释放较慢;第二因素,微饿。细胞死亡是衰老的重要因素,而轻微饥饿会激发体内的潜能,使之拯救细胞不死;第三因素,多病。体弱多病者往往长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体弱多病者长寿已成不争的事实;第四因素,职业。乐队指挥、僧侣、画家、牧人等,寿命较长。陈金柱大夫把“多病”作为“长寿四因素”之一,这在中医界还是比较少听到的,有一点“发前人之未发”的味道。
我还是在网上看到: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在调查的100名长寿老人中,体弱多病者竟占了多数。根据他们的分析,长寿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体质较差,会导致更谨慎的生活方式:2. 体弱者经常与病毒和病菌作斗争,这使得他们的免疫系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产生了更多的干扰素,从而增强了抵抗力;3. 体弱者由于经常与疾病作斗争,心态通常更加平和,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4. 体弱者在生病后会积极调整生活习惯,摒弃不良习惯,注重科学饮食和锻炼。
在网上,我还见到过这样的消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团队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涵盖了27,026名平均年龄为92.7±7.5岁的中国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研究持续时间为1998年至2018年。研究结论,已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老化》。该研究调查了中国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群,发现BMI与心血管疾病、非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反J形关联。也就是说,我国年龄≥80岁的老年人,BMI在24~31.9的指数,属于轻度肥胖/超重的范畴内,人会更加长寿。这说明80岁左右的老年人,超重或微胖,不但不影响“减寿”,反而会“增寿”!
类似的研究,在外国也有。1999年持续到2018年,美国一研究机构跟踪了50万名不同BMI(胖瘦指标)、不同年龄的美国人,最终得出了超出常识的结果:比标准BMI率略高的人群,死亡风险反倒会降低5%-7%。其中,BMI为27.5-29.9的受试者死亡风险最低。这意味着“胖人”反而可能更“长寿”。
身材高矮,也与长寿有关---矮个字越能长寿。
在咱们国家,人们都希望个头长得高一些,因为个子低,上学、参军、找对象都受影响。但在英国报道的一项研究显示,矮个男人更长寿。该研究还发现,个子较矮的男性,更容易形成较低的血液胰岛素水平,并且不太可能得癌症。在美国,一位学者调查了750位美国已故的各界名流学者的身高和长寿的联系,得出了矮个子比高个子寿命长11%的结论。在这些名人中,矮个子比高个子平均多活9年!
体弱多病,超重或微胖,个头矮小,似乎都是人生缺陷,但在生活中,却又显出惊人特色:能长寿!这能不能看作是“塞翁失马”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