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元老今何在?

西安体育学院是建国初期由国家体委直接创建的六所体院之一,原名西北体育学院,1956年大区撤销后,更名为西安体育学院,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体育高等学府。1953年开始筹建,1954年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宣告西北体育学院正式成立。李一青任中共西北体育学院党支部书记,曾震五任学院院长。从1954年9月21日到今年9月21日,学院走过了70个春秋,迎来了70周年华诞!考虑到其他原因,今年的庆祝盛典将移到10月10日举行。
我是在学校建立四年之后,即1958年8月,大学毕业后,从北京分配来到西安体育学院工作的,时年28岁(我是调干生,高中毕业工作四年后才考大学)。从1958年到2024年,我在学校度过了66个年头,从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变成了年过90的鲐背老者。我在目睹学校飞跃发展的同时,也亲眼看见当年的领导、同事、朋友,一个个变老,一个个离开人世。在迎接建校70周年前夕,我想起了创建学校时的那些元老们。
据2004出版的《西安体育学院史》提供的名单,1954年9月21日开学时的第一批教职员工(统称他们为建校元老),共有79人。我认真数了一数,除去先后调出学校的32位(据我所知,其中绝大部分已经不在人世了),留在学校的47位,截止2019年建校65周年的时候,健在的建校元老有5位,他们是文超、辜明惠、杨得泮、李德章、王维轩。5年过去了,在建校70周年的时候,仍然健在的只有3位了。他们是文超、辜明惠、杨得泮。这3位元老,文超和辜明惠都生于1930年,杨得泮生于1932年,都是年过90的老人。但令人欣慰的是,辜老师、杨老师的身体,都还算健康,还能在家人陪伴下,在周边走走;文老师依靠“助跑器”,能在客厅“跑步”健身。 文老师“跑”起来,基本功还在;谈不上步履矫健,但起码步态协调,很不错。
在已故的44位元老中,有原西北体委主任、院长曾震五;原西安市体委主任、院长李一青;原西北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学院教务长郭俊卿;原西北大学教授、学院副教务长刘月林;体育理论界的前辈董蕴玉、方德长、翟国俊;篮球界的前辈吴永义、窦自治、张维新;排球界的前辈杨杏田、李慧俊;足球界的前辈郭祥琪,体操界的前辈杨淑君、徐经明、朱启武,田径界的前辈洪一凡、吴玉和、郭杰、王翥武;生理学前辈蔡永林、教育学前辈李德章;老红军巩万玉;大厨王维轩、戴建民、姬生华等。
1954年学校建立伊始,没有属于学院自己的体育场馆,只能与省体委共用西北体育场;没有专门的教学楼、实验室,只能把教室、教研室、实验室与学生宿舍、行政办公,放在一幢四层大楼内;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只能在原本用作厨房、食堂的一幢二层楼房里的底层,当做书库、办公室、阅览室。学校成立时,学生不多,只有230人,包括从西北师范学院合并过来的体育系学生62人,新招专科学生54人,中专学生114人,共3种学制。老师们要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要编写教材,一切从零开始。他们这些开创者,边摸索,边教学,为我们学校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校元老们绝大部分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开创的事业,他们为发展体育教育所表现的开拓精神,仍然时时激励着后来者。建校的元老们如今在哪儿?我的回答:建校元老们就在我们身边,在西安体育学院的校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