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带球”参加奥运会?(巴黎奥运会记事之十七)

(2024-08-11 05:53:40)


 

 

     有些记者把怀孕运动员戏称为“带球”运动员。巴黎奥运会先后出现过两位“带球”运动员。 地时间729日,已经怀孕七个月的26岁的埃及击剑运动员娜达·哈菲兹参加了巴黎奥运会女子个人佩剑16强赛;730日,34岁的阿塞拜疆射箭选手亚伊拉古尔·拉马扎诺娃,也已经怀孕六个半月,挺着大肚子走上了赛场。有网民说,两位怀孕运动员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孕妇并非只能卧床休息!

 有人统计,在奥运史上,孕妇参加比赛的,先后有过26位运动员。例如:荷兰马术选手安基·范格伦斯文在怀孕5个月时,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并夺得金牌;美国沙滩排球选手凯里·沃尔什·詹宁斯,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怀着第三个孩子,赢得了她的第三枚金牌;德国射箭选手科妮莉亚·普福尔,更是两次怀孕参赛:2000年,她在怀孕初期参加了悉尼奥运会并获得铜牌;2004,又在怀孕30周时,参加了雅典奥运会……

有学者说,孕妇在备孕和参赛的双重压力下,她们需要克服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她们所展现的坚强意志和对奥林匹克梦想的执着追求,无疑值得钦佩;即使没有站上领奖台,她们也在诠释着体育精神,并成为赛场上一道充满力量的风景。因此,很多网友看到孕妇上赛场,都由衷地对她们表示敬意!认为她们以非凡的勇气、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才华,在赛场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同时也激励着全世界的女性不断追求梦想,挑战自我。奥运赛场上的女性之光,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在我们赞美“带球”运动员以非凡勇气,在赛场上书写自己传奇的时候,一些科学家从医学角度肯定了怀着身孕参加比赛的优越性。据报道,1952年的赫尔辛基奥运会上,美国女运动员朱诺·伊尔文赛利用怀孕初期的生理变化,超常发挥,最终获得了跳水比赛的铜牌。这一事件在运动医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法国《医学日报》在198854日的文章中指出,在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上,前苏联获得奖牌的26名女性运动员中,至少有10名是孕妇。

    1988年,瑞士苏黎世大学的产前生理实验室医学专家雷纳德·赫希在妇产科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他和团队的最新发现:女性怀孕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非正式的兴奋剂。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学术理论!雷纳德·赫希的研究指出,孕期初期,女性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例如,孕妇的心肺功能会显著增强,新陈代谢也会加快。此外,由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增加,孕妇的携氧能力也会提高。这些自然的身体变化,加上有计划的训练,能为女运动员带来至少30%综合效益

雷纳德·赫希教授在他的演讲中强调,这种综合效益正是女运动员追求的理想状态。通过这种双重的强化,女运动员无论是耐力还是肌肉力量都会显著提升,在比赛和训练中能获得更好的成绩。赫希教授的研究引起了医学界和运动界的广泛关注,但最终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证实。

据网上报道,除了赫希教授的研究,还有《世界博览》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怀孕提升体能》,讲述了怀孕对女运动员的各种影响。该文章指出,佛蒙特大学妇产科的医生克拉伯也对孕妇产后对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怀孕后的女性在心脏循环和新陈代谢等方面的身体机能都有很大的增强。克拉伯医生在研究中详细论证了怀孕对运动的积极影响。他认为,怀孕后女性的心跳加快,心率增高,增强了心肺的循环能力,有利于剧烈运动;还认为孕期女性比正常人更容易出汗,有助于散热,使她们更能承受高温下的高强度运动。此外,怀孕期间女性身上的负重增加,有效地加强了她们的腿部力量,这和运动员绑沙袋训练的效果相似。

这些研究结果,肯定了怀孕对女性身体机能的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怀孕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事件。一些女性运动员,在怀孕的情况下参加奥运,她们最终都能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这更加引人注目。所以,带“球”运动员上赛场的事,屡见不鲜。但一般人对孕妇参与竞赛,更多的是担忧,担忧婴儿的健康。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今天是811日,巴黎奥运会闭幕的一天,当地时间20点,将举行盛大的闭幕式。由于时差原因(相差6小时),巴黎举行闭幕式时间,相当于北京时间17日凌晨2点。届时,有精力的亲友,不妨打开电视或手机看看。

为什么“带球”参加奥运会?(巴黎奥运会记事之十七)

为什么“带球”参加奥运会?(巴黎奥运会记事之十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