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旗手”有讲究(巴黎奥运会记事之三)

“旗手”,字面解释是指举着旗帜走在行列前面的人。每届奥运会(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在开幕式和闭幕式期间,运动员入场时,都有“旗手”高举自己国家的国旗,率领运动员走进场地。担任“旗手”是一种荣誉,是一种担当,也是该国体育代表团给予的信任。
我们国家自1984年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夏季奥运会以来,每届奥运会会(包括冬季奥运会),都选拔一名“旗手”,高举国旗,走在队伍前列;自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始,根据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新规定,允许男女运动员一同担任旗手,“旗手”由1人成了2人,一男一女。国际奥委会巴赫强调,修改规定是为了传递奥运赛场上更好体现男女平等的信息。根据国际奥委会的统计,参加东京奥运会的约11000名运动员中,男运动员占51.2%,女运动员占48.8%。
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可以担任“旗手”;“旗手”需要进行认真选拔。选拔的条件,不仅仅基于运动员的体育成绩,还要考虑到运动员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能够代表国家担任如此重要职责的“旗手”,必须具备能够展现国家形象的能力,这包括他们的行为举止、公众形象以及对社会的正面影响;世界知名度是另一个重要的选拔标准。作为旗手,运动员需要是全球范围内广为人知的人物,这样才能更好地代表国家进行国际交流,展示国家的体育文化和精神面貌。此外,身高也是选拔旗手时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来说,(男性)旗手的身高至少需要达到1.80米以上,以确保在各种场合中能够凸显出来,更好地展现国旗和国家的形象。
自从1984年中国回归夏季奥运会以来,前六次的“旗手,都由篮球运动员担任: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王立彬,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宋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是宋力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都是刘玉栋,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都是姚明(北京奥运会还有汶川少年林浩),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易建联。2016年巴西奥运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男篮都没有拿到入场券,所以也就无缘担任“旗手”。2016年巴西奥运会的“旗手”是击剑运动员雷声,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旗手”是女排运动员朱婷、跆拳道运动员赵帅,2024年巴黎奥运会“旗手”是男子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女子花样游泳运动员冯雨。
往届奥运会的“旗手”被选拔的原因,我就不多介绍,只说说马龙和冯雨是怎样成为巴黎奥运会“旗手”的。马龙,乒乓球运动员。他自2003年进入到国家队之后,到今年已经为国征战21年,是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和队友一起获得乒乓球男团冠军,那是他的首枚奥运金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他获得男单和男团两枚金牌;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他再次卫冕男单和男团冠军。共获得奥运金牌5枚。本次奥运会将是他个人第4次征战奥运。冯雨,1999年出生于北京,是中国花样游泳队的成员。2021年7月,冯雨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因新冠疫情,2020年举办的奥运会,延期到2021年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花样游泳项目运动员名单。 8月7日,她在东京奥运会花样游泳团体自由自选决赛中获得银牌。本次将是她个人第2次参加奥运会。这两位优秀运动员被选拔为“旗手”,众望所归,得到认可。这两位“旗手”的身高,马龙是1.75米,冯雨是1.71米,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打破身高潜规则。这一选择,不仅体现了对运动员个人能力的重视,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一首赞《中国旗手馬龙馮雨》 的七言诗写道:“馬跃龙腾馮(逢风)雨兴 ,東方五星旗更红。 龙飞凤舞雄鸡唱, 中華兒女舒豪情。”诗句写出了国人对中国旗手的祝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