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张照片说起

(2024-04-16 05:35:28)


闲来无事,翻阅相册。在翻阅中,看到一个多月前,大重外孙小可乐在他5岁生日时,与爸爸一起吹灭插在蛋糕上的蜡烛时拍下的照片(见附图2)。在吹灭蜡烛之前,他可能还与爸爸、妈妈一起,唱过“生日歌”,默默许过“愿”。在当下,为孩子“庆生”,不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风气,几乎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这种简单而又庄严的仪式。但在改革开放前出生的孩子,在西安地区,享受这种仪式的人,少之又少。如果再往前追溯,在三四十年代,在我的福建家乡,通常小字辈过生日,就是享受两个红鸡蛋;爷字辈的老人,会给做一碗米粉(我们家乡不吃面条),另加两个荷包蛋。如此而已。在那个年代,我只在初中毕业以前,在母亲身边生活的时候,每年生日,母亲会给我煮两个红鸡蛋。初中毕业后,我到外地读高中,上大学,干工作,一直到59岁,我没有过过生日;那时候我的同学、同事,似乎也都没有过生日的事。60岁那年,女儿、女婿为我“做寿”,才第一次享受“庆生”的滋味 ,第一次吃属于自己的生日蛋糕。接下来,70岁、80岁、90岁生日,吃过蛋糕,去年93岁,外孙女、外孙女婿专门为我“庆生”,悄悄买来蛋糕;其他年份,我都没有想过吃蛋糕的事。

中国人过生日,原本不吃蛋糕, 也不知道蛋糕是什么样子。蛋糕是舶来品。据学者考证,具有现代形态的生日蛋糕,始于德国。在蛋糕上插蜡烛、在烛光前许愿,则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在一年一度的月亮神生日时,都会在祭坛上供放蜂蜜饼和很多点亮了的蜡烛,向月亮神许愿,期盼月亮神给予庇护。后来,吃蜂蜜饼、点蜡烛、许愿,成了普通人过生日的一种习俗。在庆生时,人们还习惯高唱《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是美国 玛德里德·希尔和柏蒂·希尔两姐妹创作的1924 34日正式发表。原来是为孩子们写的一首名叫“大家早上好”的歌曲,几年后,罗伯特.科尔曼把歌词改为“祝你生日快乐”。由于曲调上口,歌词口语化,因此很快就在各地传唱起来,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当然也包括来到中国。

现在的蛋糕,已不再属于“庆生”的专利品了。我很少上街逛商场,不知道行情,但从我侄孙女珍珍在她的“朋友圈”发的图片看,蛋糕的功能已经大大扩大化了!

我的侄孙女珍珍,在老家武平县城开了一家“鑫海岸”食品店(下有多家分店),除了制作生日蛋糕外,还会制作用于新年、春节、中秋节、重阳节、情人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儿童节等不同需求的精致蛋糕(见附图1.3.4.5.6)。在过去,春节拜年,往往都携带水晶饼、核桃酥这类糕点,现在有的就用蛋糕取而代之,并在蛋糕上写上祝颂语,非常大方、得体。时代变了,节日礼物也变了。这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必惊异,也无可厚非。

从一张照片说起

从一张照片说起

从一张照片说起

从一张照片说起

从一张照片说起

从一张照片说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