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在树上的柿子

金秋十月,正是陕西关中地区柿子成熟的季节,朋友谭君、郭君分别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他们拍摄的《柿子红了》、《鸟吃柿子》的美篇。我在谭君拍摄的美篇里,看到光秃秃的树枝上,挂满了成熟柿子,红得诱人(见附图1.2.3);在郭君拍摄的美篇里(见附图4.5.6),看到几只鸟儿,正在啄食树上的柿子果肉。我对鸟吃柿子的画面很感兴趣。据网上介绍,不是所有鸟都喜欢吃柿子,喜欢啄食柿子的鸟,主要是同属“雀形目”但不同科的鹎鸟(鹎,音bei,第一声)、灰喜鹊和灰椋鸟(椋,音liang,第二声)。郭君说,附图1是灰喜鹊;喜欢拍摄鸟类的李君说,附图2.3是灰椋鸟。
陕西是柿子种植大省,柿子的品种很多,但大多柿子还没成熟,柿子树就开始
落叶了;待到柿子熟了,树叶也基本掉光了。因此,每到秋末冬初,我们在关
中地区看到的柿子树,都是光秃秃,见不到树叶,看到的却是满树透红的果实。这是任何果树都不会呈现的景象,很美。每到柿子收摘季节,柿子种植户摘完大部分柿子后,还要故意留些柿子“看树”。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口头上说是为了“看树”,实际上是以柿子为诱饵,引诱鸟类在啄食完柿子后,能继续吃掉树上有害昆虫,为来年丰收创造条件。唐人刘禹锡写的《咏红柿子》(五言绝句)的后二句:“本因遗采掇(音duo,采摘的意思),翻自保天年”,就有留着柿子“看树”,引来鸟儿吃掉虫子,使得柿子树长得更加旺盛的意思。
在陕西关中,人们把柿子树看作是吉祥树。一些农户的房前屋后,都喜欢栽上几棵柿子树;一些公园、校园、人行道旁,也都会栽种柿子树,寓意“心想事(柿)成”、“事事(柿柿)顺心”;何况柿子还是时令果品,可供食用。“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吃了核桃、吃了梨之后,就该吃柿子了。
柿子树原产中国。有材料报道,世界各地销售的柿子及其加工产品,90.13%来自中国。广西、河北、河南、陕西为我国柿子的四大主产区;陕西的富平县还是世界闻名的优质柿子生产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柿子之乡”。该县年产柿子3000万斤以上,加工柿饼350多万斤。特别引人瞩目的是,富平县曹村唐顺宗陵墓前的一棵千年柿树王,年产鲜柿1300多斤。我国有六大名优柿子,陕西就占了2种,即泾阳、三原的鸡心黄柿子、富平的尖柿子(其余4种分别是华北地区的大盘柿,河北的莲花柿,山东的镜面柿,杭州的方柿)。陕西临潼的火晶柿子,也闻名遐迩,远销省内外。
营养学家对柿子的营养价值,给予极高评价:柿子富含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倍。柿子还含有优良抗氧化剂多酚物质,有益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历代医家认为,柿子能润肠通便,能润肺止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柿子含有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镁锌等矿物质形成一种不被人吸收的化合物。所以,柿子好吃,但不能多吃,尤其不能空腹吃,以免形成“柿石”。
“色胜金衣美,甘渝玉液清”(颜色比金衣还美,味道比玉液还甘甜。这是宋人苏东坡对柿子的赞美,我们也不放买来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