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非遗”:蔡伦造纸传说

(2023-09-24 09:30:50)


 

陕西“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仓颉造字传说、牛郎织女传说、花木兰从军传说和蔡伦造纸传说。仓颉造纸传说和牛郎织女传说,我已经介绍过,今天想谈谈蔡伦造纸传说。

蔡伦是东汉时期人(公元61-121)。《后汉书》说,他生于桂阳郡。东汉时期的桂阳郡就是今天湖南的郴州市。郴州下辖11个区县,学者认为,蔡伦应该生于郴州市下辖的桂阳县;也有学者认为,蔡伦生于湖南衡阳市下辖的耒阳县。两种说法,似乎前一种说比较可信。至于死后葬于陕西的洋县,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争议。

蔡伦是一名宦官(即太监)。史书介绍,西汉以前的宦官不阉割,东汉以后的宦官,个个都是阉人,蔡伦也不幸免。东汉的蔡伦和明代的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阉人。蔡伦15岁入宫后,受到皇帝、皇后的好感,获得多次提升,由宦官中最底层的小黄门,先后提拔为黄门侍郎、中常侍,公元114,还被邓太后封为“龙亭侯” ,食邑300户。“龙亭” ,即今陕西洋县龙亭镇。

蔡伦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连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以前,古人只能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和石头上,即后来所谓的“甲骨文”、“铭文”、“石鼓文”。有了书写的“笔”以后,就把文字写在竹片(简)、木片(牍)、丝绸(缣帛)上。《后汉书》说:“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于是,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蔡伦把用树皮、麻头、旧布、烂渔网为原料,制作成了“纸”。元兴元年(105),蔡伦把“纸”献给了汉和帝,得到了皇帝和皇后的夸奖。从此,人们争相使用,被称为“蔡侯纸。”

从《后汉书》的记述,纸是蔡伦发明的;但1957年,在西安灞桥一古墓,出土了不迟于汉武帝时期制作的、也具有大麻纤维的纸,被称为“灞桥纸”;后来又陆续出土了“金关纸”(在敦煌地区)、“中颜纸”(在陕西扶风县太白乡中颜村)。于是有人质疑,蔡伦不算是纤维纸的发明者,只是对前人造纸术的改良者,中国造纸术始于西汉。但应该承认,蔡伦是我国造纸技术发展的核心人物,是造纸技术改进和发展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后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蔡伦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上名列第6位。

公元121年,蔡伦因卷入宫廷争斗事件服毒自杀。蔡伦的养子及家人,逃至蔡伦封地龙亭(即今陕西洋县龙亭镇),并继承造纸事业。现在,洋县龙亭一带,还有许多造纸遗址,还流传下来不少有关造纸的传说。如今,在洋县,为了纪念蔡伦,建有蔡伦的祠、墓、造纸文化博物馆、蔡伦广场等。

陕西“非遗”:蔡伦造纸传说

陕西“非遗”:蔡伦造纸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